第441章 知會(第3/4頁)

一切做完,陳枚笑道:“國事已經辦完了,現在是家事啦!臨行前,家父命我一定要拜見二老。”

祝纓道:“跟我來吧。”

張仙姑與祝大都在後面,祝大搬張躺椅,臥在檐下無聊地擺弄著幾枚銅錢打卦算命。兩人被搶先一步跑過來的隨從扶到了堂上,才坐下,祝纓與陳枚等人就到了。

張仙姑與祝大都認不出他,聽祝纓介紹了,張仙姑才說:“哎喲,才這麽大啦!剛認識那會兒,你爹也就你這個年紀。”

陳枚長得清俊,頗為討喜,一口一個:“阿婆。”又說自己的父母都很惦記張仙姑和祝大等等,絕口不提祝纓是個女人的事兒。

將二老哄得合不攏嘴,直到祝纓催促說前面設宴了,張仙姑才放他們離開:“夜裏冷,給二郎拿曬過的厚被子。”

祝纓道:“記著呢。”

陳枚與祝纓出了張仙姑的正房,看祝纓心情似乎不錯,於是問出了陳萌要他問的話:“聽說,有兩位姑姑在這兒。”

祝纓一挑眉:“他怎麽同你講的?”

陳枚道:“阿爹說,他不說,到了您面前恐怕會說得更仔細,就如實講了。我覺得還有隱情,對麽?”

“他讓你看幾個人?”

“兩個。如果事實就像表面的那樣,只要看一個就夠了,對不對?”

“走吧,她們就在前面。如今設縣了,她們也有職事。梧州離京城三千裏,公文往來不便,有什麽事,還是一次講明、講定才好。否則拉拉扯扯,耽誤事兒。”

“您的意思是?”

祝纓道:“設縣了,官吏名單要定。”

“哦哦,這個好辦。”

“走吧。”

兩人到了前面宴已經擺下了,祝纓先不入坐,把陳枚帶到花姐與小江面前,道:“這是當年陳相公的孫子,陳大的小兒子。”

陳枚乖乖地給二人一人行了一個禮,小江側身避開,扭臉走到祝青君身邊坐下了。

花姐道:“她不善與人交際。”

陳枚道:“明白,明白的。您還好嗎?家父家母都很想念您。”

“我很好,你父母呢?也還好嗎?”

“都很好。”

花姐還記得陳枚的哥哥,又問他:“大郎呢?聽說娶妻了。”

“是,嫂嫂是施相女孫。”

又說了幾句話,花姐道:“他們在等你們開席了。”

祝纓與陳枚才上面坐下,祝纓先舉杯,大家先飲三杯,不外感謝皇帝、感謝朝廷、陳枚跑這一趟也辛苦等。

陳枚又敬祝纓,再敬在座各位。

都客氣完了,蘇鳴鸞挺身而出,拿出了準備好的奏本。陳枚先看祝纓一眼,才問:“這是什麽?”

蘇鳴鸞理直氣壯地道:“咱們梧州,如今有六個縣了,但從來沒有一個刺史在梧州理事。請朝廷給我們一個刺史。”

陳枚放下了酒杯,已經知道他們的意思了,但他還是問了一句:“你們心中已經有了人選了,是也不是?”

“當然。”

“那……寫在這裏面了嗎?”

山雀嶽父道:“當然寫了,我們也畫押了,還請貴使將話帶到朝廷。我們只認自己認定的人。”

陳枚有些為難,道:“這……不是我能決定的。”

一個縣令還能忍,祝纓要做刺史,他怕皇帝氣死。

蘇鳴鸞雙手保持著往前遞的姿勢,所有人都盯著他,陳枚硬著頭皮接過了奏本,道:“我、我也不能保證。”

趙蘇笑道:“您能給轉交朝廷就好了。”

接下來的酒席,陳枚差點沒吃出滋味來——他要怎麽辦?

祝纓道:“不要擔心。”

陳枚勉強笑笑,他還有一件任務:拿回字據。不答應這個,字據肯定拿不回來。騙回字據,回京之後不辦刺史的事兒?

他不敢。

不知道祝纓還有什麽後手。

他只好自嘲地笑笑:“我擔心也沒用,我又沒有辦法的。您事事都出人意表,又算無遺策,必有萬全之策。”

說到這裏,他忽然好奇了起來:“您有失算的時候嗎?為什麽非要這麽做呢?您明明可以活得更輕松些的。您已經位極人臣了,您自己不說,何到於再回梧州?”

這說不通的。誰不想在朝廷裏呼風喚雨呢?

祝纓道:“誰說我現在活得不輕松了?我將以前掩人耳目的精神省了,這一分精神放到別處,你知道我有多麽的自在嗎?”

陳枚啞然。

祝纓道:“至於失算,多了去了。我小的時候,只想有一間茶鋪,養活一家人,不用奔波討生活。然後就被抓去當贅婿了,親爹也吃了官司。想救親爹,又被鄭相公抓去要我做隨從。好容易從他那裏逃出來,遇到你們家找失散的親戚。跟著進京,又被個紈絝一句話扔進大牢。出了大牢去考試做官,本以為能夠平安一生,又遇著了刺客。南下梧州,想蜷在這兒,朝廷又嫌我在這兒經營太久,非給調回去。回京的時候,我都三十二了,三十二年,驚喜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