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幸虧(第3/4頁)

但願太子能夠記住今天的感受。

陳萌對太子道:“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至冬又有征發,上有父母下有妻兒,便是京畿,百姓也僅糊口。一旦田產為人所奪……”

他搖了搖頭。

太子也是一番感慨。

陳萌又說:“生民可憫!還請殿下憐惜百姓啊。”

祝纓則一面看著太子嚴肅的表情,一面瞥著他的隨從。

柴令誠知道祝纓是誰,心裏是有些親近的,看祝纓這作派倒與傳說中那些“苦心老臣”重疊了。與祝纓的目光一觸,柴令誠也生出感慨來。

他有些後怕地道:“還好還好,幸虧人生而有貴賤,咱們不用做他們,受這一分累。”

他的同僚們看著周圍農夫灰撲撲的樣子,農夫的鞋子沾滿了塵土,有一半鞋面上有破洞,衣服也都陳舊灰暗,打著補丁。不由點頭,對柴令誠的話深有同感。

太子道:“百姓不易啊!應該愛護,否則天下窮弊,朝廷也要入不敷出了,社稷也要不穩了。如何令其安分守己,不為盜匪才好。還是要恩威並施,加以教化,令之畏威柔順不敢造次……”

陳萌心道:只要你以後凡遇到事能想起來今天,好些蠢主意就不會有了。

祝纓心裏卻是閃了一下:都說勛貴肉食者“只為門戶私計”,皇家,難道就不是了麽?他們提“天下”,只因為覺得這天下都是他們家的。

不能把母雞餓死了,不然就沒蛋吃了。

祝纓道:“天不早了,該回去了。”

“是不早了,”太子說,“尚書和京兆是愛我的,我心裏很明白。”

你明白個屁!祝纓彎腰撿起一把掃帚扔到谷堆上。

……——

直到拎著太子在田地幹了三天之後,祝纓與陳萌才將最後定稿的奏本拿了出來,交了份完美的答卷。

這份成績,當然要算太子一份。

皇帝依舊只是聽,聽完了道:“那便如此吧。對了,還有一事。”

祝纓與陳萌都擡頭等著他說話,太子也豎起了耳朵。

皇帝道:“國家多事,竇卿一人太過辛苦……”

陳萌心頭猛地跳動了一下,他對丞相之位沒有特別的野心,但是他已經是京兆尹了,皇帝還當著他的面……是不是?也可以?他年紀也不小了,現在太子又需要有人輔佐……

皇帝道:“我意以李侍中入政事堂相幫竇卿。”

不是詢問,是陳述。

陳萌一陣失望,幹巴巴地道:“侍中昔為陛下潛邸王傅,只恐其年高。”

皇帝微笑道:“這卻不必擔心,他身子骨還硬朗。”

李侍中比皇帝的身體還好呢,皇帝天天禦醫陪著,李侍中這把年紀還能自己騎個馬來上朝呢。

皇帝就不是在征詢意見,祝纓自然不會與他起爭執,道:“臣年輕、見識淺薄,丞相的事,不是臣能夠議論的。不敢誤導陛下。”

皇帝笑道:“那就準備吧。”

陳萌與祝纓對望了一眼,一齊出來。

出了大殿,陳萌小聲抱怨:“哪怕是冼敬,也比……”

祝纓道:“陛下信任他。冼敬,陛下反而有顧忌。”

陳萌自我解嘲般地道:“其實,魯太常也不錯。要不就是姚臻,多少年的吏部尚書了……”

祝纓道:“最累的是竇相公。”

“鄭七什麽時候回來啊?!”陳萌懷念起了鄭熹。

祝纓道:“這個時候縱然是有能人,也是不想在陛下面前冒頭的。你我,還是安靜些的好。”很多人都在等一個“明君”,但是祝纓知道,明君不會有了。

“只盼太子能夠清明。”

兩人嘆息一回,各自分開,他們都還有事要忙。

從城外回來之後,祝纓就不得閑了。秋收既然已經開始,那便離刺史進京不遠了。

祝纓除了準備戶部的事情,還要準備她自己的事情——不少做官的南士,都會趁這個機會來拜訪她。她在猶豫,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做一件事情。

這件事在她面前放了有一陣子了,要做,就得抓緊,得在刺史們都在京城的時候提出來。

她正思考著時機,項樂帶著項漁一路沖到了她的面前,當地一跪:“大人!”

胡師姐一個沒攔住,驚訝地看著這叔侄倆哭倒在書房的門檻上。

祝纓站起身來,問道:“怎麽了?”

項樂哭道:“大人,家母亡故了!”

祝纓道:“消息確切麽?”

“是,大哥寫信來的。我、我……”

祝纓道:“莫急,一樣一樣來。先把手上的事務暫移給單明寶,再丁憂。為你母親請個追贈……”

單明寶也是個南人,不是梧州人,早年自己謀了個小官,後來遇到了趙蘇得到引見,只能算半個老鄉。

項樂一一答應了。

祝纓道:“阿漁孝期一年,明年這個時候,如果你大哥放心,就讓他自己過來找我。我再安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