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三戰(第3/4頁)

兩人坐下,陳萌臉上看不同剛才生氣的樣子,帶一點微笑地問魯太常:“您這是……有事?”

魯太常道:“沒事就不能請你來喝茶了麽?今□□上,你這是怎麽了?”

害!就是有事才請他喝茶的。

陳萌道:“一個人,怎麽可能左右逢源呢?左邊也討好、右邊也討好?索性哪個都不管,只管國法,只忠於陛下了。”

魯太常道:“你看得分明就好,我就不多說了。只不過,別叫雙方都視你為仇讎。”

魯太常比了個手勢,將拇指與食指一捏:“拿捏好分寸。”

陳萌客套的笑也淡了,口氣誠懇了不少:“我從來沒有想過做一個像王相公那樣的人,我有自知之明,那條路以我的心性是很難堅持的。我有父輩打下的基礎,做個差不多的官員就好。所以雖然敬重他,我從來沒想模仿他。”

魯太常點了點頭:“王相公是吾輩楷模,確是常人難及。”

“我還有兒子,您見過的,資質不錯,從小又被悉心教導,不像我,耽誤了好些歲月。我有父有子,何苦與人紅臉?可是這些人欺人太甚!”陳萌冷笑道,“我不去爭搶,是自覺不如王相公等賢者。然自政事堂以下,也不是隨便什麽人都以拿捏我的!跟我這兒擺譜呢?什麽玩意兒?”

對上那些人精沒有勝算,還收拾不了其他的廢物嗎?

他媽的!

回去再參這群狗東西一本!參他們“事太子不恭”!

魯太常失笑,帶著老年人的寬容,道:“我不過閑說一句,又招來你這許多。京兆事繁,做事的時候可別帶著氣呀。”

“不會的,”陳萌又恢復了從容,“多謝您關懷。”

魯太常道:“我認得這些人裏,唯你與祝子璋與旁人不同。然而越往後走,越要謹慎呀。言盡於此。”

陳萌又道了謝,才向魯太常告辭。

因提到了祝纓,陳萌往戶部的方向看了一眼,猶豫了一下,還是沒有過去,而是徑直回京兆府去了。

今天很痛快,接著做事去!

………………

陳萌在朝上點了個炮仗,祝纓沒有被驚著。

這件事兒陳萌做得對,也扛得住,有人要針對陳萌時,她再出手相助也不遲。她現在很鎮定,陳萌近來的遭遇她看在眼裏,也深知自己終有一天必得表明一個立場。

終有對上的一天,在那之前,用心做事、努力栽植自己的人手才是正途。比現在上躥下跳靠譜得多。

眼下,她在看鹽州發來的文書。

江政、陳放已經到了鹽州,二人幹得還不錯。因為民亂,殺死了不少當地少紳。二人到任之後便開始重新清查土地、人口。帶著戶部往年的數據過去,截止上次統計為止,以那個數據為準,之後的兼並、隱田,兩人統統不認賬!

果然,戰亂之後才是均平土地的好時機,別的根本沒用。

祝纓在文書上寫寫畫畫,又扯過一張紙來記著筆記。

接著,她又批復了國子監的申請。

項樂仍然在查倉庫的事情,趙蘇則在襄助暗中清查各地的土地、人口,這個事辦得很慢。即使各地配合,這件事也不是短期內能完成的。

祝纓現在比較悠閑。

與祝纓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安仁公主。

安仁公主這輩子也沒受過這樣的氣,皇帝派人來她府裏把她的宦官頭領給杖斃了。杜世恩帶來了皇帝的質問,杜世恩原本就不陰不陽的,厲聲質問尤其難聽。安仁公主聽得額角一跳一跳的。

接著,杜世恩又用不陰不陽的調子宣了皇帝的旨意,把她府中的長史、家令給黜免了。兩人只得當場脫帽謝罪。

這是杜世恩。

然後是郝大方。

作為東宮的宦官,他沒有帶來太子和太子妃的安慰,反而帶來了太子的話:“請公主以國事為重。”讓她退還侵占的土地。

安仁公主嘶啞著聲音問:“我犯了什麽罪,竟要這般對我?他知道我是誰嗎?!”

郝大方比杜世恩有禮貌得多,恭恭敬敬地說:“您是大長公主,您要不是大長公主,就該京兆府來拿人了。”

郝大方身負為太子賺風評的任務,自然不會對安仁公主很客氣。他催促著:“百姓流離失所,太子十分不忍心,還請公主懸崖勒馬。迷途知返,亡羊補牢猶未遲也。”

狗東西,說話會講成語了!安仁公主大怒:“你這狗東西,竟也敢來逼勒我!”

正發著脾氣,駱晟又回來了。

陳萌離開後,太子對駱晟又囑咐了一些話,說得不輕不重的:“您不會想再慢一步吧?”

太子以往對這位嶽父印象是不錯的,駱晟講道理,不像安仁公主,但是這件事,陳萌都通知你了,你還不趕緊把事平了?這位嶽父實在難當大任。

不過太子還記著先帝給他定下太子妃的事,駱家,或者說永平公主多少對他有過幫助。太子催促駱晟:“大長公主年事已高,老糊塗了,堂堂男兒,應該擔起責任來。回去,把事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