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阿歸(第3/4頁)

進門的時候差點以為蘇喆是“妹妹”,經解釋才知道算“侄女”。

此外又有一個叫“祝煉”的,聽到“祝”字,還以為是什麽族侄之類——祝纓無妻無子,這個她是知道的。

陳放給她介紹了才知道,這是祝纓的學生。林風,叫的是“義父”。項漁,叫的是“大人”。

等到開宴了,更絕!

這家裏竟是真的沒有養一個伎樂,家裏沒有歌舞伎,也不招女子來陪飲——比陳府還幹凈。怪不得兩家如此投契。

嫁到陳府之後,施萍才知道,傳說中陳府“潔身自好”竟是真的。陳家家教頗嚴,子弟幾乎從不去青樓,家裏也沒有什麽家伎,倒是養了幾個樂師。陳萌以身作則,只有一妻一妾。妾還是前兩年在外任上,陳夫人覺得精力不濟,為陳萌聘的。主要是伺候起居。

施萍對這樣的人家是很滿意的。

陳萌笑道:“對,高興的!”

席間,大家說笑,投壺,做遊戲。

陳萌看了眼祝煉,問祝纓:“阿煉這就回京了?放到戶部?。”

祝纓道:“去北地。趁著年輕,做些實務。”

“你已經把他放出去了,不得攏回來嗎?”

祝纓搖搖頭:“還不夠。”

她給祝煉安排的是到北地做縣令,之前祝煉是個縣丞,現在做縣令,升得很快了。正好到鄭川手下幹活,捆一塊兒攢功勞容易些。

再過個幾年,就可以從北地再調往其他的地方了。

陳萌看了一眼陳放,陳放的職位相對於年齡來說已經算很高了,他也想給兒子弄個外放,再不外放,就得跟鄭熹似的了。但是兒子又新婚……

祝纓笑道:“怎麽?心動了?”

陳萌道:“再不安排,就晚了。”

祝纓道:“我看你先別急,讓小兩口再安穩過幾天日子,等到春暖花開了,倒是有個地方。”

陳萌問道:“哪裏?”

“鹽州。”祝纓說。

陳放做事,祝纓是了解的,比較周到,陳巒教了他許多道理,自己又給他帶到北地使了兩年功夫。皇帝對鹽州的事恨得要命,派個別的人去,未必會寬容。但是,對鹽州的情況來說,恩威並施才是必要的。

陳放挺合適的。

陳放的品級,出去起步是個知府,做鹽州別駕也未必不行,大有可為。

陳萌道:“安全麽?”

祝纓道:“百廢待興的地方,最好辦了。我的學生,都給他們派到北地去。苦點累點,但只要肯幹,成績看得見。”

陳放也躍躍欲試。

陳萌道:“好,就等鹽州大捷。”

…………

兩人說話的時候,都不覺得鹽州會出大事。

事實也是如此,這次沒出意外。各衙門封印前,捷報傳來,小冷將軍平了鹽州之亂。擒獲匪首,斬首百余級,又俘獲了二百余人,又有投降者數百人。

皇帝大喜,一面命賞功,一面把鹽州刺史給斥責了一番。接著就是秋後算賬。

以皇帝的意思,叛軍就得斬首,匪首夷三族,其他的統統沒為奴婢。

竇朋聽著味兒不對,忙說:“殺降不祥!”

皇帝道:“不降者呢?”

竇朋道:“各依其罪而定。”

“這可不是犯案子!”

施季行一聽“案子”就頭疼,王氏的案子他可算是“查清”了,事情比江政報的還要令人惡心,根本就壓不下去。“如實”報上之後,怎麽也得殺倆,再判罰。

判完了,王大夫還沒怎麽著,余清泉等人就把他誇了一回,說他“不畏豪強”。

我用你誇嗎?!!!

施季行將頭一縮,死活不肯理會這件事。

丞相與皇帝爭執起來,竇朋堅持不能殺這麽多的人,並且建議,除了匪首等幾人,其他的,給他們流放“實邊”,拖家帶口去北地屯田。

皇帝要求殺一儆百。

竇朋堅定地說:“殺一儆百,也不用殺這麽多人。臣曾任地方,知治理之難,當此之時,官軍取勝,地方當地安撫為主。以和為貴。”

大臣們都不太希望多殺戮,李侍中也說:“上天有好生之德,殺伐太重,有違天和,恐有災禍。如今年景不佳,還請陛下三思。”

魯太常道:“便為懲罰,也當有所區別。”

穆成周本來是想附和皇帝的,但是太子對他搖了搖頭,他又縮了回去。

祝纓出列說:“如此快速平亂,齊王也能早日還朝。”

皇帝拗不過,悻悻地道:“但願他們能體諒你們的一片苦心!”

所有大臣又拍皇帝的一記馬屁:“陛下仁德。”

皇帝不太開心地宣布散朝。

鹽州刺史被貶,需要一個新刺史,冼敬瞅準了機會,向太子建議,以江政為鹽州刺史。他覺得,江政是自己一路人,如果江政再回去當別駕,不免要被刺史掣肘,幹不出什麽事兒來,因此為江政爭取了一個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