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明珠(第3/5頁)

“可是西陲……”

“有朝廷大臣,讓他們先探探路,你再去。不然,我怎麽向婕妤交代呢?”

齊王的頭垂了下來:“哦。”

與齊王相反,竇朋笑得喜慶,對祝纓說:“你去大理寺辦交割,再來戶部!今天能辦完麽?”

祝纓道:“您容我兩天,不但有大理寺,我恐怕還得搬家。”

“哦哦,”竇朋和氣地道,“你自己看著辦,不過呀,他們快要進京了,你要先有所準備呀。”

祝纓一噎,竇朋將手往身後一背,離去的腳步也輕盈了幾分。留下祝纓開始轉陀螺,先被一群人圍著恭喜,然後是戶部的一些官員圍著要套近乎,施季行差點被擠出去。

祝纓對戶部諸人道:“諸位容我先去大理寺收拾一下,過兩天再去戶部。”

戶部不少人認識她,都說:“咱們都等著您過來呢。”

祝纓笑道:“旨意未頒,政事堂、吏部還沒過,可不敢猴急。”

戶部眾人無奈,只得回去,三三兩兩,猜測她要怎麽管戶部。

祝纓對施季行道:“我去找竇相公理論。”

施季行很想跟過去看個熱鬧,瞄到祝纓平靜的臉,他忍住了:“我回大理寺等您。”

祝纓大步往政事堂走,一路遇到不少人向她道喜,她也禮貌地點頭致謝。又禮貌地到了竇朋的門外,請人代自己通報。

裏面是竇朋的聲氣:“子璋麽?請進。”

祝纓不客氣地進去,只見竇朋含笑看著她,說:“你我初見的時候,我是刺史,你還是大理寺下一小官。二十年彈指一揮間,你已衣紫。”

祝纓口才一張,竇朋以與年紀不相符的靈敏指著桌上的卷宗說:“要麽去戶部,要不你就在這兒幫我。”

祝纓打了個嗝兒,頭一次被噎住了:“這兒您自己留著吧。”

竇朋不笑了:“這才對嘛!要是鄭七還在,我何至於此?戶部,交給別人我也不放心呀!背後不說人,就事論事,旁人,誰也不能持正為公。我也不要他們持正為公,只要他們不要公器私用就謝天謝地了!”

他很憂郁地說:“我才德平庸,王、鄭又因故不能視事,還請你幫我呀!”

祝纓只好說:“不敢,您也不必太憂心了……”

竇朋擺了擺手,嚴肅地問道:“你真要躲?”

祝纓抱怨的話都被卡住了,她的口中突然泛起了一股清甜的生麥仁的味兒,她說:“好吧。我盡力而為。”

她從一旁的桌上取了紙筆,開始寫。竇朋踱到她的身後,見她在默寫戶部的人名,寫了一張人名之後,又寫了天下州府的名目。

祝纓寫完了,放到竇朋面前:“您給點評點評?刺史們就要進京了呀!”

…………

從政事堂出來,祝纓徑往大理寺去。

大理寺的交割並不麻煩,這地方本來就是她管的,施季行也是個有數的人,祝纓離開的這兩年裏,施季行也做得可圈可點。

麻煩的是道別。大理寺上下都舍不得她走,他們恨不得祝纓在大理寺多幹幾年,大家的日子也能更好過一些。

自大理寺丞往下,個個淚眼汪汪的。祝纓看了看祁泰,他哭得最慘。祝纓道:“不要哭啦,你跟我走吧。”

施季行松了一口氣,祁泰,活是能幹,但是真不適合當官。本來以為祁泰有會過人之處,仔細觀察,根本沒什麽特別的。施季行還往戶部打聽了一回,祁泰在戶部的時候就是個廢物。

看穿了祁泰之後,施季行一看到他就佩服祝纓,這樣一個人,祝纓居然這麽念舊,給他捎到南、捎到北的。

只能說,有的人天生就是運氣好,趕上了祝纓當年缺人,這情份就種下了。

祁泰不哭了,幫著二人辦交割。

余下的人哭作一團,女監們哭得更是真情實感。祝纓一走,她們真怕又要過上被排斥的日子。

祝纓見眾人哭得實在不像樣,說:“少卿待你們極好,且我還在皇城之內,都做事去吧。”

大理寺的交割辦得順利,祝纓卻沒有直接去戶部。戶部的交割,絕對是個巨坑,她得準備準備再往裏跳。當年竇朋接手的時候,是從大理寺調了些賬房吏目做幫手的,饒是如此,祝纓猜他也填過前任的窟窿。

祝纓就更要小心了。

到落衙時,祝纓與祁泰一同回府。

她將那本手劄又掏了出來,本來以為今天能抽空在大理寺裏看兩頁的。竇朋鬧了這一出,她一個字也沒機會讀。

回到家裏,趙振等人又登門道賀,陳萌父子也來了,施季行等人又陸續趕到。此外又有鄭川代表鄭熹來道賀,鄭奕、金良等人自己過來。冼敬是鄰居,也來道一聲賀。

來的這些人裏,冼敬官位最尊,祝纓陪他多說了一會兒話。

冼敬神色是有些復雜的,當年,他在王雲鶴的京兆府裏第一次見到祝纓的時候,祝纓還是個半大孩子。他當時看祝纓,是俯視的,縱欣賞也帶著指指點點。如今,不但要正視祝纓,還得留意籠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