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探望(第3/4頁)

祝纓問道:“還有麽?給他們也弄些來。”

“有的。”

祝纓托起飯碗來,往裏撥了幾樣菜,飛快扒進了口中,一口吸了半碗湯,很快塞了一頓飯下肚。那一邊,胡師姐等人也吃了個六分飽。

祝纓道:“嘴擦幹凈,走。”

一行人又去了鄭府。

…………

鄭府如今的主人是鄭熹了。

祝纓到了府門前,只見整個府邸安靜而肅穆。與王府賓客盈門而不得入內的情況不同,鄭熹丁憂,閉門謝客,不讓人到他家湊熱鬧。眼下只有金良在安置好儀仗之後,帶來的幾個仆人在門邊閑話。

看到祝纓,鄭府門上的管事笑道:“大人來了!剛才金大過來,咱們就說,您不會不來的。”

祝纓道:“我當然會來的。相公近來可好?”

“說終於可以安靜讀書了。”

幾句話功夫,祝纓被引到了鄭熹的書房,鄭川、金良都在,金良看她的目光裏透著關切,鄭川還是叫一聲:“三哥。”

祝纓先給鄭熹道個惱,又說:“君侯歿於軍中,當時戰事緊急,諸事不便,竟沒能親自送他老人家回來。也沒趕上那件大事。請您允許我上炷香。”

鄭熹道:“隨我來。”

祝纓跟著他,往到以前鄭侯的書房裏去。金良、鄭川等跟在兩人的身後。

書房經過重新的布置,一些舊物拿去陪葬,現在供奉著鄭侯的牌位。

祝纓洗手、拈香。然後說:“我沒照顧好老人家。”

鄭熹悵然道:“你已經做得夠多的啦。”

祝纓道:“請您不要太過悲傷。如今陛下大病初愈,竇相公著急上火,剛才看了王相公也在病中。您一定要保重身體,朝堂上不能沒有您。”

鄭熹道:“老啦!”他打量著祝纓,祝纓一直是個勁瘦的模樣,永遠精神飽滿。

祝纓道:“這才到哪兒?”鄭熹不太顯老,清俊的模樣又添一點歲月沉澱的氣質,外表依舊出色。

鄭熹道:“比不得你們年輕人,你在北地那些事,我就做不來。”

祝纓道:“都是些雜事,我也不懂軍事,就不添亂了,仗還是他們打的。”

鄭熹卻知道,在北地這兩年祝纓做的事不是“雜事”這麽簡單。兩年的功夫,南人的勢力大漲,祝纓用兩年的時間,堆了三個朱衣出來,南人裏原本仕途不錯的人,也都向祝纓靠攏,隱隱形成了又一股勢力。

與有深厚積累的名門望族通過多少代聯姻形成的勢力還不能比,但也夠祝纓這樣一個平凡出身的人用的了。上一個這麽顯眼的,還是死了的陳巒。陳巒的出身比祝纓強得多得多。

“雜事也不簡單!整個國家,也就是這些雜事堆起來的。”

金良看這兩人似乎沒有芥蒂,不由咧開了嘴。他之前一直擔心,祝纓出了宮先去探望王雲鶴,是與鄭熹離心了。又擔心鄭熹會因為祝纓第一個看望的不是他而起疑心。

現在看來,還挺好的嘛!

鄭熹看金良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麽,說:“你可以放心了吧?”

金良憨笑兩聲,鄭熹對祝纓道:“他打進了這門起,就跟做賊似的,擔心你要與我生分了呢。”

祝纓看看金良,金良的臉有點紅,祝纓笑著搖頭:“這是打哪兒來的奇怪念頭?”

金良道:“那我還是白操心了?”

祝纓聳聳肩。

鄭熹讓甘澤送金良出府:“就此打住,回去好好歇著,吃壺熱酒,好好睡一覺去。不許再多想了。”

金良答應一聲,放心地離開了。

祝纓目送他走,道:“金大心腸一向很好。在北地人生地不熟的,有了他,我才能安心。”

提到了北地,鄭熹問道:“王相公怎麽說?”

“沒說什麽,他正病著,我也不便多打擾,略說了幾句我就辭出來了。看著是有些重,怪不得竇尚書那麽著急呢。”

鄭熹認真地問祝纓:“你看王相公的情形,休致合適麽?”

祝纓道:“我看挺合適,只怕有些人不願意。”

鄭熹輕蔑一笑:“冼敬那些人?離了王相公,他們什麽也不是。王雲鶴還有些信念在身上,冼敬能得他三分之一,其余人不過豬狗而已。”

“您這火氣有點兒大。”

鄭熹道:“余清泉出仕的時候小有家資,他父親名下有田一百頃,娶了個鐘家的女兒,花了許多聘禮,你猜猜,到現在,他還能剩下多少?”

“明著有一百五十頃,又有鐘娘子的嫁妝五十頃田,私下不在冊的還有二百頃。這裏頭有投效,但也有他家新買的。”祝纓慢慢地說。

鄭川有點詫異地看著祝纓,沒想到祝纓竟然查余清泉了。

鄭熹笑得直拍桌子:“別告訴老王,他要知道了,怕不是要氣死!冼敬卻不會太生氣,他得用著這些人呐。哪有什麽為黎民計?都是門戶私計,倒裝起清高來了!辛辛苦苦抑兼並,抑的誰呢?是要排擠了舊族給誰騰地方呢?老王啊!君子!有人敬,卻沒人能做他的同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