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探望(第2/4頁)

祝纓道:“您把我看得太好了。”

王雲鶴搖了搖頭:“這樣就好。”

祝纓見王叔亮在側,眼睛一直盯著王雲鶴與自己,顯出不想她多說話的樣子。對王雲鶴說:“我說,您聽,有什麽不妥的地方,您再發話。”

她簡要地說了北地的情況,包括了就地安置開荒、就地招募新軍等等。王雲鶴道:“這些我都知道啦,你做得很好,我也可以放心了。”

祝纓一噎。

王雲鶴虛弱地笑了,對祝纓道:“忙碌一生,倒不如你在北地腳踏實地做得好。不過我對揚州倒也有些心得。把我的手本手劄拿過來。”

王叔亮取了手劄,王雲鶴對祝纓道:“這個給你了。”

祝纓雙手接了,王叔亮對她頻頻使眼色,祝纓道:“您安心靜養,我回去研讀,有不明白的地方再來請教。”

王叔亮眉頭一松,外面管事卻又來匯報,說是冼敬來探病。王叔亮的臉色頓時變得很難看了,對王雲鶴道:“我去迎一迎他。”

祝纓也起身,與他一同往外走。兩人中途遇到了冼敬,祝纓看他的面相,也透著點急躁。冼敬看到祝纓,微一怔,旋即點一點頭,擠出個笑容來:“子璋回來了,恭喜。聽聞你在北地做的……”

王叔亮聽他與祝纓說起了北地的事,也知道他們背後議論起祝纓的時候,認為她在北地做事情路數與己方一致,但是又不是為他們這一派做事,余清泉懷疑祝纓是要自立門戶。

冼敬卻認為,自立門戶也沒有關系,比當鄭熹的打手要好。還讓余清泉等人對祝纓要禮貌一些,別把人往鄭熹那邊推。

做得過份了,祝纓本就與鄭熹有淵源,頭也不回紮鄭熹那邊,豈不是給己方找麻煩?

然而王叔亮實在討厭再聽到這些黨派之議了,說:“可有什麽要緊的事麽?阿爹才吃了藥歇下了。要是沒有要緊的事,莫要把人叫醒了,這些日子總也歇不好,好容易能睡一會兒。”

冼敬道:“我落衙回家,順路來看一看。既然能夠安睡,那就不要打擾老師休息了。”

王叔亮道:“真能靜養就好了!誰要能勸他休致,就是我的恩人了!”

冼敬臉上一片為難之色:“此時休致?老師的心血就要付諸東流了。”

王叔亮道:“我只想我爹能安度余生。”爹總是要死的,丁憂也總是要丁憂的,可是他希望他爹不要是累死、窩囊死的!

祝纓道:“二位不要動怒,都是為了相公。”

王叔亮臉色不豫,但給面子沒有反駁她,冼敬也後退半步,顯出退讓的樣子來:“我又何嘗不心疼老師?”

王叔亮點了點頭。

祝纓與冼敬相比算“外人”,不好當著祝纓的面與冼敬再起爭執。自從王雲鶴再次病倒,兩人已經吵過一次了,想說的話也都說過了。冼敬不再打擾老頭兒,王叔亮也就不馬上發作了。

冼敬憂郁地看了一眼這位師弟,王叔亮能力不如其父,卻是一片孝心,不想別人累著了老師。可是,開弓沒有回頭箭,別人可不會容老師休養生息之後再殺個回馬槍。叔亮,還是太天真了。

王叔亮心裏沒來由的煩。他與冼敬認識幾十年了。這個人,師生情誼、孺慕之心是有的,為了扯父親當大旗進行黨爭,恐怕也是有的。一個安閑的王雲鶴是沒有用的,得是一個“王相公”。

自己人還不如祝纓一個外人體貼,至少祝纓處處透著體貼,讓王雲鶴少說話、少表態,既不示威也不示弱,更不是挑釁宣戰。沒氣著老頭兒,看得出來父親的心情變好了一些。

王叔亮擡手,做了個“請”的動作,將祝纓送出大門。

……——

祝纓將手劄揣好,一路奔到自己家裏。趙蘇沒回來,祁小娘子將府裏管得井井有條。

祝纓道:“辛苦了。青君,一會兒把趙蘇的家書找出來。”

祁小娘子笑道:“都回來了,誰也不急著等著看他的啰嗦,熱水也燒好了,灶上茶飯也好了,請您更衣。”

祁泰拄著杖,他的外孫在他的身後閃出個腦袋來,好奇地看著祝纓。祁小娘子招呼兒子叫:“阿翁。”

祁泰說:“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祝纓從袋中摸出個木雕的知了,逗小孩兒,那薄薄的翅膀還能動。這讓擁有不少玩具的小孩子感了些興趣,先揖一揖:“阿翁。”看一眼母親,見母親點頭,伸出雙手接了。

祝纓道:“去玩吧。”然後告訴祁小娘子,先不吃飯,她得先去鄭府吊唁。

祁小娘子道:“他家靈棚早都拆了。您要去道惱,我這就去準備四色禮物。您換好衣服就得。”

祝纓回房換了素服,出來時祁小娘子已經準備好了禮物。

李大娘托著一張小桌,上面擺著些菜肴、湯品、飯食,道:“才回來,墊一墊,喝口熱湯再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