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輝煌(第2/5頁)

…………

托賴於祝纓和冷侯的謹慎,大軍沒有貿然行動,又過三日,另一批斥侯來報:“胡相撤退的路上有設伏的痕跡,現在已經走了。”

累利阿吐設伏本就是為了拖延時間,祝纓與冷侯沒有追上來,他也很自然地把兵馬撤回去爭位。

到得此時,冷侯才親自到祝纓行轅,與她商量接下來要哪何應對。

祝纓客氣地問冷侯:“您看呢?”

冷侯忍痛道:“依著我的脾氣,當然是追上去,打到他們服為止。可惜啊,恐怕不能如願的。你說呢?”

祝纓道:“我不大懂兵,聽您的。”

冷侯道:“現在已經不是兵事上的事兒啦,到了這時節,是要想一想怎麽善後了。”

“您的意思是?”

“意思是先深入個一、二百裏,再撤回來!”

冷侯的想法很簡單,如果現在手上的是四十年前的精銳,想都不用想,直接開幹!現在不是他不行,是手下的兵差著點兒。

冷侯慢慢地說:“出了山口,再往北,一望無際,有城,但不好守。不但要步兵,還要騎兵。”

總之,不劃算,除非去搶一票就走,那倒劃算了。

除此之外,冷侯還有別的事要同祝纓商議——報功。

雖然是分為兩路,但冷侯的意思是:“你我風雨同舟,這些日子老夫多蒙小友照顧,回去之後不好叫別人看笑話的。”

他是武勛出身,祝纓雖然與鄭家走得近,卻是個文官的底子,回去之後使職一解,依舊是個文官。關系和睦一些總比假意翻臉,讓人“放心”來得好。而兩人報軍功,互相勾兌一下,通個氣兒,少生事端,在朝廷那裏也更容易通過一些。

祝纓道:“好!只是,我想多留幾天,善後。您知道的,我原本北上是為了安撫北地,如今大戰過後我不能一走了之。須得您先行。咱們得先上表,看朝廷如何安置邊軍。我留下來,將您帶過的兵都安頓妥當了,您看如何?”

冷侯道:“好!對了,駱駙馬呢?”

祝纓微笑道:“他當然也要留一留。”說著,往北方指了一指,讓駱晟留下來主持議和?那是不放心的。

冷侯道:“這可也是善後中的一件事,你可不能撂開了手去。”

“好。”

兩人一番勾兌,冷侯又在行轅住了兩天,試探地問祝纓:“那個青君丫頭,你打算怎麽安排她?征婦人服役,本就不是長久之計。”

祝纓道:“她立了功,不能用完了就把人扔了。”

“你要把她留在北地?”

祝纓道:“朝廷恐怕不會答應的,職位留著,先回京看看風聲再說吧。戰事結束了,北地她能做的事不多。”

尤其是這樣的女官,如果上頭沒人,就只能蜷著。還不如跟自己回京,自己好歹能給祝青君尋找機會。等祝青君幹的事多了,更加成熟了,再放手也不遲。

冷侯惋惜地道:“可惜了這麽一個丫頭,要是個小子,這會兒……”

祝纓道:“能活下來已經是謝天謝地了,還挑剔什麽呢?”

冷侯不知她心中之意,也跟著嘆了一回,兩人串供好了,開始著手收尾的事兒。

冷侯要動身回去,祝纓也得安排一下葉將軍、溫嶽、林風等人也北上一回,來一個“兩路大軍出擊,二百裏外會師”的戲碼。

葉將軍比冷平輝還要謹慎。他是吃過累利阿吐兩個大虧的人,累利阿吐一撤,再說胡人後方出了變故,他也不肯輕信了,壓著大軍行進的速度,斥侯不斷地往外灑,就怕有人暗算他。

冷侯這一邊,他親自追出百裏,剩下的一百裏讓冷平輝兄弟追出去。

一個吃過一個大虧的冷平輝,一個吃過兩次虧的葉將軍,抱著“就讓東/西路先到一步也無妨”的想法,一對難兄難弟竟是幾乎同時會合了。

見面之後,面面相覷,又都笑了起來:“哈哈哈哈!”

兩路大軍一路掃過去,又遷了數百戶的牧民“內附”,也算是一種功勞。

…………

祝纓與冷侯比較輕松的時候,累利阿吐卻在拼命的趕路。

胡主年長的四子,並沒有同時被帶到前線,第三子在老家與一些年幼的弟弟在一起。在陣前的三位王子,在胡主過世之後,跑了兩個!現在只有“太子”與四王子與他同行。

“太子”恨恨地罵道:“我就知道,那個女人不是個好人!二弟必是與她相勾結,謀害父汗的!”

四王子看一眼大哥,再看一眼累利阿吐,沒吱聲。

一旁的“王子”道:“我已派人給我阿爸送信了,讓他們穩住家裏,等您回去即位。”

“太子”紅著眼睛說:“我要誅殺她所有的族人為阿爸報仇!”

累利阿吐有心勸他不要牽連太廣,說出來的話卻是:“咱們的習慣,不殺女人和低於車轅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