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請命(第3/4頁)

祝青君先問:“借問哪位是買家?”

路旁鋪子裏的一對老夫婦說:“既哭成這樣,小娘子又有心,我們便不要她了。”

祝青君對他們道了一聲謝,把金珠子解下來,對那個母親道:“先拿著這個,撐到秋天吧。”

秋天有了收成,應該就能緩過來了。

她又給了牙婆一把錢,權作賠償。

那母親拉著女兒對她叩頭,祝青群將二人扶了起來,帶她們離開圍觀者的視線,尋了個小茶鋪子坐下,要了些吃喝。

那母親口音有一點怪,話倒說得清楚,一個勁的道謝。

祝青君一直看著這個母親,問道:“她父親呢?”

“上個月,剛走了。”

祝青君看這母女倆都沒有戴孝,那母親說:“送到主人家裏,怎麽好戴著孝呢?”

祝青君感嘆了一回,與她們聊一聊,又問了一些事,才知道這母親竟是個胡人。

“不打仗的時候,處得都還好,哪知道養下孩子還沒長大,就開始打了……”

這女子在胡地也是種地的,收成不好、養不活,一番波折嫁到了北地。丈夫家也有幾畝薄田,日子比在胡地要強些。也就這麽過下來了。

“胡地很苦麽?”

“苦,”這女子說,“租子要交五成。自己種的東西賤,外頭要買些東西又貴且買不到。”

祝青君與她聊了許多。

在北地,朝廷定的賦稅在賬面上是不高的,但是東加西加,最後能收到一半。可胡地更狠,人家賬面上就收你五成,再東加西加,產量還沒有北地的高。豐收的時候日子都緊巴巴的,一旦有災,是真的要餓死人。

不想餓死,就去賣身當奴隸。胡人裏的奴隸也比北地的奴婢過得慘。朝廷法度,主殺奴還得問個罪,雖然有許多脫罪的方法,但是也說這是不對的。胡地主人隨便打殺奴隸,不用負任何刑責,賠點錢了事。比當年“獠人”對奴隸也沒好到哪兒去,只是不太流行拿奴隸放血祭天罷了。

但是呢,普通人種田,日子又比放牧強點兒。

胡人牧牛羊,但也不是誰都能頓頓吃烤全羊的,就像農夫種田,但能吃得上山珍海味的絕不是農夫本人。

所以北地苦,胡地只有更苦。

自己守著一群羊,躺草地上曬太陽,不用幹活羊就自己長出肉來了,想走了就到處跑,自由自在?不存在的。

會有風雪,牲畜也會有疾病,一不小心就都死了。要到處地跑,人來回奔波也更容易生病。

所以這個女子嫁到北地倒也安心,兒子夭折了之後又生了個女兒,雖然北地有災,但女子覺得比在胡地還要強一點。

不幸丈夫發病死了,她一個寡婦,還是胡女,才犯邊的異族是她的族人,她還帶著一個女兒,日子眼看是過不下去了。

祝青君問道:“她叫什麽?”

“小鳳。”

祝青君點了點頭,又問了女子的名字,打算帶她們立個女戶。寡母、孤女,北地再民風淳樸,日子也是不好過的。她打算幫一幫。

她給母女二人找了個客棧住了一晚,次日,帶著她們去辦了戶籍,特意從顧同那裏借了人,給母女二人送回家去。

顧同忙得滿頭包,沒細問就答應了。

祝青君將事辦安,覷著一個祝纓得閑的時間,又到了書房外面。

……——

祝纓正在翻看從項漁那裏收繳來的京城小畫書,將書一合,放到了桌上。

祝青君鼓起勇氣,道:“大人,我……嗯,我想,求一個差使。”

“哦?手上的不想做了?”

祝青君搖了搖頭:“我會做完了,等到種子播下去,我想領押運糧草,又或者到邊城探路的差使。”

祝纓道:“原因。”

祝青君道:“我現在領的差使不是不好,要是在梧州,會更順利。現在,他們心裏擰著勁兒。我……我認得路,在路上走著更自在些。”

“就這?”

祝青君擡起頭來,目光中是一片坦然:“我在您身邊的這些人裏是特殊的。別人的出現都有緣由,唯我沒有。別人身上都有官銜,我沒有。譬如卓郎君,出身沒得說,正經讀書出來的官員。譬如阿喆,雖然是個女子,卻是將來的頭人。

他們名正言順。只有我,女孩子、奴隸出身,因緣際會才得見識這一片天地。做個仆人又或者跑個腿還沒人說什麽,叫我如蘇喆她們一般領著官方的差使安排人,便會引起種種的質疑。

便是做得好了,也……不過如此。阿喆他們,做得好了,能順著領更大的差使。我,哪怕做好了,您以後更不好安排好。”

祝青君深吸一口氣:“與大營相關的就不一樣了!老天要收回一個人的命的時候,不會管是男是女、是高貴還是卑賤。殺人的時候,一刀子進去,該死就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