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問他(第4/7頁)

祝纓運氣不錯,三個丞相還在政事堂裏,他們在商量大行皇帝的謚號、廟號,此外又有建廟的事宜,皇陵的事宜。天子七廟,過了這個數,就要把多出來的那個共到一個廟裏,給新死的皇帝騰地方。

本朝有數的天子不到七個,但是開國的時候一不留神,往前追溯了七代,這就造成了後來每死一個皇帝就要移一次廟,把多余那個移走。

這些都是禮制。

此外就是調整,也就是分贓的後續。分贓是個陸續的過程,就像是往湖面上投下一顆石子,漣漪泛開,直到鋪滿整個湖面。

聽說祝纓來了,王雲鶴道:“快讓他來,怕是有事。”

祝纓進來也不客氣,道:“相公,審到一半兒,牽涉政事堂了。”

三個人都是一驚,眼中精光一閃,互相看了一眼,劉松年道:“說人話。”

“段嬰說他前天就上本揭發了。”

“前天?”劉松年更要笑了,“找!”

祝纓與林、左等了一陣,還真讓政事堂找到了。三個丞相先看了一陣,祝纓道:“能交給我了吧?”

一旁的政事堂的小官驚得雙腿發軟,恨不得將這玩藝兒投到炭盆裏給燒了!狗日的嬰!他們忙說:“這就是故意的!不想讓咱們看到!”

王雲鶴嚴肅地道:“論理,你們應該看到!這事我們也有責任。”是的,如果他們勤快一點,不管是不是要冬至祭祀、是不是死了皇帝都把奏本都看完了,就應該早知道了的。

但是……

林贊小聲道:“這也太強人所難了。”

王雲鶴剜了他一眼。林贊上下牙打戰,脖子頓時秤了一截。

劉松年冷笑道:“如果政事堂一直沒有發現這份奏本,而魯王事成,他會站出來承認這份奏本嗎?看我幹什麽?祝纓,去問他!”

祝纓道:“這話就不必問了,奏本我拿走?我這就寫個收條。”

她從政事堂拿了這份“證物”,拿到大理寺派人收好、看好。此時天已經黑了,廚房又做好了飯,祝纓沒有留下來吃飯,與祁泰等人先回家去。

……——

祝府這一天一夜過得也很煎熬,首先,祝纓一整夜都沒有回家,隨她上朝的人在皇城外面的人差點被當成亂黨給抓了起來。虧得是鄭熹帶人拿魯王,有人認得祝文,說了一聲:“回家去,宮中有事。”

他們回到府裏,一家子大鬼小鬼沒經過這種事,一時也拿不出主意。項樂去趙蘇家打聽,發現趙蘇也沒能回來。他又去找張、範二人,二人也沒回鴻臚寺的宿舍。祝煉往冼敬府上去打聽,發現冼敬也沒回來。

幾個人一碰頭,反而心安了一點:看來不獨咱們家。

一夜沒睡好,第二天起來,聽說皇帝死了。大家都沒經歷過,又手忙腳亂的找白布之類。胡師姐不放心,與項樂兩個到皇城外面去,發現那裏也開始戒備,並不能近前,只得折返。

提心吊膽了一天一夜,終於,祝纓回來了。

祝文幾乎喜極而泣:“大人可算回來了!”

祝纓道:“那是什麽樣子?走,進去說。”

一家人將她擁簇到了堂上,廚下又忙著準備晚飯。蘇喆問道:“阿翁,皇帝死了,不會有什麽事吧?”

祝纓道:“嗯,有點事。項安,找裁縫吧。”

“全家都換素服嗎?”

祝纓道:“想哪兒去了?咱們家只照著詔書上說的做就成啦,等到新年改元大赦,該怎麽過日子怎麽過日子。天子崩,以日易月,嗣皇帝守孝三十六日而釋服,何況我等?”

“那裁縫。”

祝纓道:“哦,今天的旨意,我是大理寺卿了。”

宅中發出一陣驚呼,祝纓道:“且慢高興,還在國喪裏。”

全家上下都很歡樂,祝青君道:“要是家裏知道了,不定多麽高興呢。”

祝纓笑笑,一會兒她就得給爹娘寫奏折請封了。此外還有別的一些事,大家一邊吃飯一邊聊天,祝纓說:“我接下來會很忙,如果有人到門上,將帖子收下,人請回去,就說我不定什麽時候回來。回來了,一定會有回音。”

項樂忙答應了。

祝纓又說:“這些日子,都要謹言慎行,不許收受外人一絲一縷。”

所有人又都答應了。

祝纓有點犯愁,現在她手裏有點小資本,大理寺現在是個好地方,缺員,她可以與人勾兌了。但是勾兌誰呢?蘇喆、祝青君乃至項安都頗為優秀,但是……沒地方安排她們。祝煉也不錯,項樂也跟隨她多年的,還有林風,千裏迢迢地趕了過來,孩子也挺可靠。

她輕嘆一聲,對蘇喆與林風道:“要傳信回家去給新君寫賀表了。”

朝廷肯定會通知到梧州,但是這個賀表怎麽寫,還是有門道的。一朝天子一朝臣,一個皇帝一個愛好,得微調。祝纓還要通知他們,再抓兩只白翎子野雞送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