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機遇(第4/4頁)

三個人——金彪不敢插嘴——先聊了幾句,從想念張仙姑、祝大,又說到花姐醫治過溫母。金良對祝纓道:“今天溫大也多虧了三郎,這場後事辦得風光漂亮,三郎一向是能幹的人。要是我們,想幫忙也只會幹些跑腿的活計。”

祝纓道:“說這些做什麽?咱們難得聚一聚,說說咱們自己。”

“什麽?”

祝纓道:“阿彪……還是九品?”

“唉……”

祝纓道:“我知道你家的來歷,府裏有什麽安排沒有?”

“正九已經很好啦,哪能事事都勞煩府裏?他又沒有什麽功勞,年紀又小,熬著唄。”

祝纓道:“要是府裏沒有別的安排,我倒有個路子。過兩天我就往那邊府裏去,與京兆商議一下怎麽安排阿彪。”

一家三口都瞪大了眼睛看著祝纓。

祝纓道:“熬資歷也不能傻熬著,那不熬幹了?熬糊了?得設法把品級提一提,這樣遇著功勞的時候他才能挨得上。不然,白種了樹吃不到果子。”

金大娘子道:“果然可行麽?”

他們家雖然與鄭侯府上有淵源,但也確實不能坐等鄭府事事為他考慮。府裏給金良從一個家仆帶成了個六品官,已是非常好的主家了。

祝纓點了點頭。以前不好說,現在有把握了——阮丞在兵部做郎中了。中低級的軍官的管理、選拔、考核、升降,是兵部在做。

“這麽多年的豬蹄子,可不能白吃啊。”祝纓笑著說。

“哎!”金大娘子說。

金良道:“你哎的什麽呀。”

祝纓笑出聲,金大娘子也笑出了聲。

…………

祝纓第二天帶著趙蘇去鴻臚寺,先認齊了余下的人,再辦交割。然後她就理所當然地將大把的事務都交到趙蘇手上了!

趙蘇是她帶出來的人,做事與她有幾分像,很是讓人省心。

趙蘇一就位,駱晟舉薦的那位陽丞也快到了。鴻臚寺裏已有人知道趙蘇與祁泰的關系,又有小黃等人,祝纓儼然已掌握了鴻臚寺的半壁江山。卻沒什麽人講歪話——祝纓提拔自己人,但不刻薄其他人。

柯典客就一門心思也想變成“自己人”,與趙蘇十分配合。

祝纓落衙後又往溫宅去轉了一圈,再往鄭府去。

鄭熹才從京兆府回來就聽說她到了,在書房裏見了她,彼時鄭川正在一旁伺候筆墨。

鄭熹道:“看來溫家的事兒也耽誤不著你。”

祝纓道:“只怕耽誤著您了吧?”

鄭熹挑眉,祝纓道:“溫大郎在禁軍裏多少年了,這節骨眼兒上痛失慈母,上進的天賜良機也溜走了。”

“是啊,諸王蠢蠢欲動,”鄭熹先踩了諸王一腳,然後說,“你是有想法了?”

祝纓道:“您要在禁軍裏頭已經安排好了別的,當我沒說。要是還沒有,請您得盡早安排了。”

鄭熹點了點頭。

祝纓又說:“想來別人的安排也被那一場架打亂了。”朝會一場群架,武職的也有參與的,末了皇帝又把武職、禁軍調動了一番。

鄭熹道:“還有呢?”

“我在溫大家遇著金大父子倆了,您要是對他們沒有安排,我想幫金彪往上走一走。當年金大幫過我不少。”

鄭熹問道:“你要怎麽幫金彪?”

祝纓道:“他們的升遷是兵部在管,走一走兵部的門路。”

“阮?”

“是。”

鄭熹道:“好。”

祝纓道:“那就這麽說定了?”

“當然。你自己的事情也要上心,鴻臚寺不是久留之地。”

祝纓笑道:“我不挑活兒。”

鄭熹道:“那還往鴻臚寺裏放那麽多人?”

“不是往那裏放人,是我到哪裏,哪裏就有我的人。”

鄭熹笑罵:“大言不慚!與駱晟不要走太近,你難道想做外戚一黨?他聰明能幹也就罷了,一個菩薩,你拽不動。”

“這不是在一處混日子麽?不在一處,也就管不了了。”

鄭熹道:“邵書新後天到,休沐日聚一聚。”

“好。”

外面來說晚飯好了,鄭熹道:“一起?”

“我又趕上了!”

……

邵書新入京的時候天氣更涼快了一點,這天不是休沐日,祝纓還是預備落衙後去他家裏看看他。

雜事都推給趙蘇,祝纓翻看邸報,忽然覺得嘴裏沒味兒——陳巒的孫子、陳萌的兒子,出仕了,起手就是正六品。

飛快地瀏覽完了全部的內容,祝纓輕輕地合上邸報站了起來。

不知陳巒放不放心孫子進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