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很忙(第4/5頁)

太子摸著幼子柔軟的細發,道:“無事,都歇了吧。”示意太子的姬妾子女等都散了,只有太子妃留了下來。

歧陽王也對駱姳道:“不必擔心,我們這不都是好好的嗎?這兩天熱,等天氣涼爽了,咱們就出去看望姑母。”

駱姳強撐著睡眼,道:“哥哥朝上事情忙,不出去也可以的。我可以的。”

歧陽王笑笑:“去休息吧。”示意侍女將她帶走。

父子倆對望一眼,歧陽王道:“阿爹,舅舅的事,我想另具本請罪。”

“唉,還是我來吧,你小孩子,請罪也是無用的。”

太子妃問歧陽王道:“怎麽回事?你舅舅怎麽了?”

歧陽王道:“阿爹同阿娘講吧,萬毋著急,更不要哭鬧求情。”

太子妃惶然地看向太子,太子道:“真是不省心啊,也該受點教訓了。”

歧陽王對父母躬身,輕輕退出來。他且不睡下,坐在書房裏對著蠟燭的火苗,將白天的事仔細回想了一遍。越想越不是滋味。

萬沒想到,自己一家骨肉,竟變成了眼下這般境地,情何以堪?

以前父親是趙王,阿翁對己之關愛遠不如對先太子及堂弟承義郡王,但是己身所受之威壓也小,那就是一個可以實現無數願望的阿翁。自己要思考的是,父親是親王,“日後”自己這一支離嫡支越來越遠,要怎麽維系尊貴、不至於讓子孫漸成不起眼的遠宗,自己是長兄,弟弟妹妹也是自己的一份責任,自己要努力表現。除此之外,不須顧慮其他。

如今一切都變了。

大臣們在他的眼前打得七零八落,竟還有人趁機偷襲。怎麽能在陛下面前失儀、怎麽敢對儲君無禮的?

魯王原本只是一個不大講理的叔叔,對自己雖然驕橫些,但是長輩嘛,對晚輩擺點譜也是尋常。猶記小時候,這位小叔叔還總帶他一起玩兒。有一回他特別想到禦花園玩,有人說他,也是這小叔叔仗著身份驕橫地擋在他的身前,說:“你是什麽東西?敢管我們?”

小叔叔拉著他的手,告訴他:“他們是來伺候我們的,不能叫他們反管著我們了。”小叔叔帶他去玩了一整個下午。那時是多麽的開心呵!那時的小叔叔,個頭比他高許多,高高大大地擋在他的面前,比父親更鮮活。

如今地位一變,“驕橫些”“擺譜”也令人如芒在背。

阿翁也不一樣了,從未如此嚴厲地對待過自己家。可憐他起初只以為是東宮責任增多、眾人對東宮期望提高之故,阿翁還是在意東宮的,魯王過分時,阿翁也會維護東宮。

再思先太子,再想想自己與父親之間,這種滋味就更難辨了。

“陛下是父親、殿下也是父親”原來如此,竟是如此。

本以為趙王家與太子家的差別僅是嫡庶、是離那張椅子的遠近,哪知內中別有乾坤。同樣的那個人,還是他的阿翁,但是冊封太子前與冊封太子後,對待他家便是兩種樣子,這又是非親身觸及不能明了的了。

所以要請陛下派內侍來“襄助”東宮事務,所以他不能擅使東宮官員。

想想自從搬到宮中之後的經歷,竟找不出什麽人可以訴說。原本,這個時候最親密的人應該是妻子。但他的小妻子,還是算了吧……

這樣的事情,又有哪一個人能夠訴說呢?

如今又該如何行事呢?

“這是比誰不出錯。”一句話突然躥了出來。

歧陽王心裏堵得慌。他想告訴自己,趙王府一向和睦,斷不會出一個魯王那樣的人物,父親也不是阿翁。然而不知道為什麽,父親輕撫幼弟的樣子躥進了他的腦子裏。

一個內侍輕聲問道:“殿下,要傳膳麽?”

夜深了,是有些肚餓了,這兩年每到此時必要加一餐的。他說:“擺吧。”

極輕的腳步聲由遠及近,一列宮人提著食盒進來,在一旁的桌上一樣一樣地擺上了。宮女為他布菜,纖白的手在面前一來一往,白玉雕就一般。

歧陽王很快用完加餐,一個內侍上前跪下捧上了水盆。歧陽王洗了手,漱完口見宮女仍在收拾碗碟。

歧陽王伸出手去,握住了那雙柔荑。

內侍、宮女們頭也不擡,輕而迅捷地將整張食案擡走,留二人侍奉,其余人將門也掩上了。

燭光搖曳。

……——

這一夜,注定有許多人會很忙。

譬如,段嬰與魯王。

段嬰已知群毆之事,連夜趕到了魯王府。

魯王正在發脾氣,一腳踢翻了一座燈座,屋子裏的燈光暗了一點,內侍們趕緊又點了蠟燭過來。

看到段嬰,魯王沒好氣地說:“看我笑話來的?”他又摔了個盤子便收手了。

內侍們心頭一松,段嬰一來,魯王的脾氣就會好一些。

段嬰將魯王面上打量了一下,道:“殿下受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