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很忙(第3/5頁)

永平公主方騰出功夫來見一見祝纓,安仁公主閑不住,讓丈夫看著兒子,她也過來問細節了。

一見之下,安仁公主大吃一驚,指著祝纓問道:“不是打架嗎?你怎麽沒事兒呢?”

祝纓道:“大約是因為下官不起眼,別人瞧不上吧。殿下,我長話短說。現在不宜進宮向陛下哭訴。今天一天宮裏都在治傷、問案,過不了兩天,必有旨意下來。到時候會是一場大風波,風刮到誰身上還未可知。眼下切莫動怒。”

安仁公主怒道:“這就忍了?”

祝纓道:“陛下聖明燭照。處置肇事者,您自認比得過陛下?一身榮辱系於陛下,不管做什麽,您都要得到陛下俯允。請殿下給自己的父兄留一點余地,莫要催促太急。”

永平公主聽進去了,對安仁公主道:“這話有理。”

祝纓起身告辭。

安仁公主咬牙切齒:“等藥師……”

永平公主急忙制止了她,安仁公主罵罵咧咧,倒不再說自己的侄子們不好了,轉而去埋怨丈夫這事兒辦得不漂亮。

駱晟又勸說:“不怪阿爹。”

安仁公主嘆了口氣:“也不知宮中怎麽樣了。”

……——

宮中氣氛壓抑,祝纓所猜不差,一些處罰現在就開始了。丞相連夜加班,一個也沒能回家,太子、歧陽王也沒能回東宮,都在皇帝面前,大理寺卿的處罰就是當天下的。

丞相們憑著極佳的記憶先把沒參加毆鬥的人摘出來,再將引發事端的魯王、太子二位的姻親下獄嚴查。接著才是分門別類地處理參與毆鬥的人員。

有受傷的無辜者,算受害者如駱晟,不罰,給假養傷。

有動手的,沒得商量,打得太起勁的各家幹將免職,這一類不多,約摸十來個人。

被迫反擊而打得火熱的,商量一下,降三級。

被迫還手而沒有擴大戰局的,降三級但仍擔任現在的職務。

此外還有像祝纓這樣有“救治”行為的,以及冼敬那樣試圖阻止未果的,不罰,還是原樣。沒能控制住局面,你們都有責任的!獎勵是不要想了的。

丞相們很謹慎,有意將東宮一系往輕裏歸,將諸王派系往重裏按。

然後由劉松年操刀,寫了個稿子,將這些“國家棟梁”一齊卷進去罵了個狗血淋頭。什麽深負朕恩,什麽不思報效、不能為朕分憂,什麽心中只有私計、而無大臣體,什麽無能不去制止……駢四儷六,排山倒海。雨露均沾,誰也沒躲過。

總之,你們都是混蛋!且其中多數還是廢物。

丞相們沒有處置諸王,而是以一句“家事”甩給了皇帝。依著他們,最好是將諸王的野心統統摁死!但是明顯皇帝另有想法。

皇帝將自己的兒子們叫過來,罵了一場。罵到“不忠不孝”,太子、歧陽王都站不住了,也跪了下來。皇帝目不能視,憑兒孫們怎麽磕頭,他還是接著罵。

魯王放開喉嚨放聲大哭:“阿爹,您別生氣啊!我再不惹您生氣了!要打要罵由您來!別叫他們作踐我啊!參我的姻親,為的什麽?他們安的什麽心,難道還不明白嗎?”

歧陽王心裏一“咯噔”,見自己爹只會順著請罪,忙也哭:“阿翁息怒,身體要緊。千錯萬錯,都是兒孫們的錯,這些事兒有多少咱們也扛得。累阿翁生氣,才是我們也不能承受的罪過。”

王雲鶴道:“二位殿下,且聽陛下發落。”

歧陽王住了口,只低聲嗚咽,魯王還在說:“阿爹救我!”

劉松年垂下手,往歧陽王肩膀上用力按了一下,歧陽王“嗷”了一聲。太子一連聲地問:“怎麽了?怎麽了?”

歧陽王低聲道:“剛才擦著了兩下,不礙的。”

魯王也大聲呼痛。

皇帝用力拍著手邊的坐榻,藍興上前半步說:“殿下,請噤聲。”

他說話倒還有一點用,魯王的聲音也低了下去。

皇帝已經想好了要怎麽辦了,東宮他沒有罰,只罵了他們父子不能穩定局面。對諸王就不客氣了,品級雖然沒削,但將各人的食邑削一半。又命各人回去都要寫一篇悔過書。

諸王伏地。

丞相又向皇帝請罪,皇帝道:“不怪你們。降級罷職者,盡快選出人來補上。”

丞相遵旨。

皇帝又下令獎勵了禁軍。

劉松年挑了挑眉。

諸王與太子還要留下來侍疾,皇帝道:“你們不在,我倒好多活兩天。”

兒子們還要請罪,皇帝說:“滾。”

…………

歧陽王與太子滾回東宮時已是深夜,東宮的女眷都還沒睡,陪著太子妃等著。

父子二人樣子不算狼狽,尤其是太子,見完皇帝之後經常有些不妥,今天看著咋沒什麽大不同,東宮並不很驚惶。

太子妃款款而立,問道:“可是朝上有什麽事?”孩子們也上前叫“阿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