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沒心(第2/4頁)

祝銀很快答應了。

祝纓對蘇佳茗道:“你跟我來。”

蘇佳茗跟著到了書房,祝纓問道:“鋪子現在如何了?”

蘇佳茗笑道:“很好。我的鋪子旁邊緊挨著三娘設的鋪子,我們兩個的鋪子賣的東西不一樣,又都是梧州貨,兩處連成一片,比各自開鋪更招人眼,買賣反而更好一些。看了我的,勾起來心思又想去看她的,看了她的,又想看我的。”

蘇佳茗前些日子就在京城尋摸開南貨鋪子,梧州人對做買賣沒有別處那麽大的歧視,外五縣更是不以之為恥。蘇佳茗一個小姑娘幹得風聲水起,自覺比在梧州受烏龜氣強多了。

項安又添了一句:“鋪子我去得也不多,阿金常在那裏,她們兩個都做得不錯。”

祝纓又問蘇佳茗:“茶還有多少?”

蘇佳茗道:“上次捎來的銷得差不多了,前幾天跟著青君來的又捎了一些。還有幾簍。只可惜我們的茶這裏好些人嫌次,賣不上價。”

“量多就行。”祝纓道,“這樣,你帶著人,擔半簍茶,換上家裏的衣服到西番使者面前,認得西番使者嗎?不認識也沒關系,明天他與我一同出門,你看到我,就能認得他們,認準了他們,等他們回四夷館的時候叫賣茶餅……”她讓蘇佳茗換上瑛族的服飾,因為昆達赤的隨從裏有前年到過京城的人,見過蘇喆等人的裝束。

蘇佳茗愈聽愈奇,與項安同時想:西番使者好運氣哩!

祝纓要算計人的時候,那對方是一定要倒黴的,最倒黴的如索寧家,骨頭渣子如今都爛光了。但如果說到“茶”,算是貿易,祝纓做生意一向公平,只要誠心跟她合作,通常都不會吃虧。

蘇佳茗問道:“我們的茶也能制成茶磚,就是有一條不好——與西番的路不太通,都是山,偶爾才能有一點那邊的東西經過西卡家傳過來。要是經京城轉運,那路途又太遠、時間又太長,也費人工、也容易出事故。語言也還要阿翁給指點。”

祝纓笑道:“哪來那麽多的麻煩?沒有路就探路!山路也是路。但是記住,這件事要保密。”

“是!”

“語言的事你也不用擔心,他在京城語言不通,會帶通譯的,你會官話就行。”

蘇佳茗道:“好叻!我這就回去準備!那青君呢?”

祝纓道:“家裏這些人照顧她還是足夠的。”

蘇佳茗道:“她早間說了一會兒話,怪自己病了。”

“又不怪她,你忙你的。”

“哎!”蘇佳茗離開的腳步帶了一點少女的蹦蹦跳跳。

…………

與西番、胡使的談判是輪流進行的,祝纓依舊是冷眼旁觀。原本,祝纓還試圖讓王、阮也參與進來,無奈駱晟要在家準備嫁女兒,如果王、阮也走了,就算有個沈瑛,鴻臚寺也忙不過來。於是王、阮只得留下。

蘇佳茗已經與昆達赤接上了頭。蘇佳茗的衣服很打眼,她的鋪子裏為顯示“正宗梧州貨”,裏面的夥計幫傭都是穿著瑛族的衣服,她自己的衣服隨手撈一見就很顯特色了。她也不叫賣,只將茶簍上貼上鬥大的“茶”字,生怕昆達赤不識字,一旁畫了個幾片大大的茶葉。

在一整天談判沒有結果之後,昆達赤想不搭理她都難。昆達赤第二次談判時就不到場了,四夷館來報,他跑南貨鋪子看新鮮去了。

胡人與童郎中還是磨,累利阿吐第二次開始就很少說話,也將談判交給手下與童郎中,他自己偶爾冷不丁地問一兩句。祝纓把四夷館的人召集起來,詢問累利阿圖的動向。

答曰:“沒有幹什麽,也不串連,逢有客來訪,我們也都帶著通譯陪著。哦!對了,他還問,為何本朝官制與寫的不一樣。下官等也不知道,只好告訴他,那是大人們的想法。他還問了些文人,那些人說,是‘權變’。別的就沒有了,他獨處時也很謹慎並不多言。”

祝纓命人繼續盯緊。

過不兩天,又有通譯稟報:“他們的使團裏有兩個人私下說話被小人聽著了。他們說‘國相真的要學南人設官職了,我們一向追隨可汗,這是機會,也要挑一個官才好。’一個想做戶部尚書,一個覺得京兆好。”

又過幾日,竇尚書有點坐不住了,趁著大朝的時候叫住了祝纓:“你們駱鴻臚忙得腳打後腦勺,你喝茶靜坐,不好吧?”

祝纓道:“跟西番的事不是已經談下來了?”西番沒有累利阿吐這麽難纏,前天就訂約了。

“那個不算什麽,我說的是胡使。”

祝纓道:“那人不好對付。”

“對付?”

祝纓道:“您囑咐過童郎中了吧?幸虧囑咐過了,不然他得叫那一位給勾了魂兒。”

“你的魂兒還在不?”

“我俗,”祝纓說,“只認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