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正事(第2/4頁)

祝纓一點頭:“到底是老人,做得周到。”

典客令道:“要是連這點小事都辦不好,怎麽配得上大人這麽疼我們呢?咱們在大人手下,想是往年積德的福報了。”

祝纓道:“你天天說這個話,我不幹點兒什麽就覺得對不起你了。”

典客令笑道:“不敢不敢。”

說話間駱晟從朝上回來了,他們又出去迎接,駱晟道:“今日無事。”一天又平靜地過去了。

過不數日便有刺史陸續進京,同時也有幾個小邦的使節也來了。這就是祝纓的職責了,她便對駱晟說:“四夷館又有新客了,以後我每日抽空去看看。”

駱晟也很重視,對祝纓道:“千萬安排好宿處,莫要他們再打起來了。”

祝纓道:“正要說這件事,四夷館那個地方雖然在京兆地面,京兆府倒不好管理。以往每逢番使進駐,都有禁軍協助維持。現在也該再請禁軍動一動了。”

駱晟道:“使得。”

祝纓道:“那讓典客令寫個文,您批一下,咱們拿去請示陛下?”

“好。”

這是常例,典客令很快扒了一篇公文出來,駱晟簽了。但是請示皇帝的時候是駱晟出面,等皇帝點頭了,再將這份公文拿給禁軍。禁軍也照例給他們先期批了兩百人去四夷館。

祝纓又對駱晟說:“這兩百人名為禁軍,眼下卻是為鴻臚寺辦事的,不可慢待了他們,不如每人每日給些補貼。”

駱晟以前沒幹過這事兒,問道:“還要這樣?”

祝纓道:“都是幹事,您體恤他們,他們也更盡心些。本來睜一眼、閉一眼的事也能為咱們看著。要是不管他們,他們也就不管咱們了,只要番使不打起來,憑番使幹些雞鳴狗盜的勾當,他們只當沒看到,落後出了事還是咱們擔責。”

駱晟道:“我在鴻臚這些年,竟沒想到這個。”

祝纓道:“都是細枝末節,之前也不必在意,不過最近局勢不太好。您想,之前北地有旱情,難道只有咱們收成不好?要旱也是旱一片,番邦日子恐怕也不會好過,,只怕他們會生事。”

駱晟原是猜她說的諸王爭儲,需要一些外番的輿論風評,要避免使節無諸王產生糾葛。聽到北地旱情,又驚訝了一下:“我在鴻臚,怎麽沒聽說過?”

“凡事等到了鴻臚,就是結果已經顯現出來的時候了。如今不過是預防萬一。”

駱晟道:“說得是。”

於是祝纓寫公文,駱晟簽字,讓王丞又撥了一筆款子來給禁軍。祝纓帶著款項,捎著典客令,二人去到禁軍裏求見,協調禁軍守衛四夷館的事宜。

……——

祝纓先去見禁軍的大將軍,原先的葉大將軍已經得了司儀署的招待,現在的大將軍姓阮,與阮丞是同族。阮大將軍比起之前的葉大將軍資歷上差了一些,但卻是今上登基之後提拔的一批新人之一,算是皇帝一手栽培起來的。

年過六旬終於得到了禁軍大將軍這個極重要的位子。

祝纓恭恭敬敬地向他問好,阮大將軍道:“這樣的事也勞少卿跑一趟嗎?”

祝纓道:“禁軍拱衛聖駕,怎麽能不重視呢?”

將公文阮大將軍,阮大將軍驗了,又發兵符,派張校尉帶兩百人去四夷館。

張校尉與祝纓不太熟,但是祝纓見過他,張校尉在禁軍裏也有些年頭了,三十來歲,他剛入禁軍的時候正是祝纓準備從大理寺去福祿縣的時候,因此只有數面之緣。

二人先點兵,祝纓與張校尉、典客令騎馬,兵士等都在後面步行。禁軍士卒賣相都不錯,祝纓贊道:“如此威武,看著令人放心。”

張校尉道:“拱衛陛下,怎麽能夠懈怠呢?”

祝纓道:“讓諸位去四夷館實在是大材小用了,只因四夷館是國家的事務,不合借用旁處,才要勞煩的。鴻臚寺心裏也是過意不去,特備了些薄禮犒勞諸位。”

張校尉客氣的笑變得實在了些:“少卿以往在大理寺的時候咱們就聽說過了,您是個實在人。大家都是為陛下效力,少卿這樣也太客氣了。”

祝纓道:“實在與客氣,聽著不對味兒,這兩個詞兒你挑一個。”

“實在。”

祝纓道:“這就對了。這樣,每位每餐加一份肉菜,從現在到明年三月,每月再加三百酒錢。不到三月回宮裏去,錢也給到三月。酒錢我給,但不能喝酒誤事。誰誤了事,我就要同阮大將軍講。從我這裏離開了,隨你們怎麽喝。”

張校尉樂了:“好嘞!”

典客署另有一份好處給張校尉,二百禁軍從上到下都喜笑顏開。祝纓道:“接下來就拜托了,使節的事可大可小,萬一出了岔子,大家臉上可都不好看。”

張校尉道:“你放心!”

祝纓將他請到一邊去商議,如何給禁軍排班輪值,以及要如何盯好四夷館的使者。若使者還帶了商人,要怎麽與京兆府辦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