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公主(第3/4頁)

鄭熹作勢要打她,祝纓也不怕他,還對他翻白眼。鄭熹罵道:“小狐狸!”

祝纓渾不在意,不緊不慢地與他並行。鄭熹問幾句祝纓新家如何之類,京兆府便到了。鄭熹還是那個習慣,每天要開個晨會安排一天的事務。

祝纓識趣地到一旁候著,然而京兆府依舊有她的熟人,或悄悄拱手、或點頭致意,動作小小地與她招呼,她也含笑點頭,又往後退了一點。

等鄭熹安排完,祝纓便隨他到了後衙。鄭熹的家眷不在這裏,卻也布置出休息的地方。兩人在小園中坐下,對著一池碧葉,甘澤親自過來上茶。鄭熹看了一眼祝煉,道:“你剛入京的時候與他也差不多大。”

祝纓道:“不知不覺這些年過去了,猛然調到鴻臚竟覺得自己仿佛沒有長進一般,什麽都跟當年一樣是生的。當年我只要看大理寺這一點地方,做好一個評事,事情很簡單。如今放眼一望,還怪嚇人的。”

鄭熹道:“你昨天可不是這麽說的。”

祝纓道:“別計較那麽多麽……”

鄭熹哭笑不得,道:“還想知道什麽?”

祝纓不客氣地說:“我先不去鴻臚,摸摸底再說。我與駱鴻臚的交情不比您,也與冷大人有些不同。過兩天想再見他一次,多少問一問情形。他畢竟身處其中。但是如何做事,恐怕得靠我自己。據我所知,鴻臚攏共兩件大事,請客、吊喪。”

“噗——”鄭熹一口茶噗了出來。

祝纓無辜地道:“難道不是?”

鄭熹一面擦嘴一面點頭。

祝纓道:“再沒那麽涇渭分明的地方了,兩件差使,兩個少卿。另一個偏偏是沈瑛。”

鄭熹笑了。

祝纓又說:“怎麽分工啊?愁。請客,事涉外番,那裏頭什麽商人冒充之類的都有,鴻臚寺自己心裏也清楚,他們只揀有國書的送到陛下面前,沒國書的、隨行的卻也都好好待著。這裏面有厚利。不定連著誰。”

鄭熹一點頭。

祝纓道:“再說吊喪,本是件極好的差使,五品以上的喪事都用得著鴻臚。我偏偏不熟這裏面的門道。兩件都是厚利,兩件都牽扯著貴人。您再不給我指點指點,我一頭紮進去非得出事兒不可。您說了安仁殿下,我昨天見了永平殿下,二位生來順遂,人生快意,恐怕不會給我太多的時間,她們要的恐怕是立竿見影就能看到的好事。”

鄭熹不置可否。

祝纓道:“陛下調您做京兆,姚尚書掌吏部,鐘尚書掌禮部,禁軍連年調換,駙馬又管鴻臚。他老人家只要天下太平。”

鄭熹笑了,十分舒展的,不帶一點戲謔,道:“你看明白了。”

“看明白的可不止我一個人。”

鄭熹道:“想知道什麽?”

“那咱們先從鴻臚家開始?”

“好。”

兩人“閑聊”了一整天,午飯都是在京兆府裏吃的。

……——

祝纓泡在京兆府裏請教鄭熹,她對兩位公主的評價不能說高,另一個地方,永平公主對她的評價卻是相當不錯的。

公主不用上朝,永平公主也不想在家被兄弟們堵著,她跑到了隔壁安仁公主家,婆媳倆一起泛舟說話。

安仁公主問永平公主:“昨天見著那個少卿了,怎麽樣?”

永平公主笑道:“滿室美姬,目不斜視,又不飲酒,也沒看出來有什麽失態的癖好。想來與段家的那段恩怨並不怪他。”

安仁公主也比較滿意:“那是鄭家的事。咱們不管那個,只要他不胡作非為,將我兒帶壞就好。眼前也看不透陛下要做什麽,只好自己打算啦!”

永平公主眉頭微皺:“大娘的親事,三郎家裏又透出意思來了。”

安仁公主有一點點的煩躁,道:“她才九歲,那些個又看不出前程。”

“大娘”是永平公主的長女,“三郎”卻指的是永平公主的三哥。永平公主素得皇帝寵愛,她的兄弟們不免有些親上做親的意思。這種聯姻是再常見不過的事情,但是在此時此刻,卻又顯得格外的目的明確。

永平公主與駙馬共有兩子一女,算起來夠三門親事的。多頭下注是個不錯的選擇,可是女兒卻只有一個。

安仁公主自言自語地道:“不能當未來的皇後,何必現在結親?”

永平公主道:“要是大哥還在就好了。”

“唉……他的兒子,年紀倒是合適的。”

婆媳二人對望一眼,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出了一絲幽怨:好好的太子,怎麽就死了呢?

安仁公主道:“我兒如今有了個得力的幫手,他若得勢,你我皆安。我聽人說,祝纓一向運氣好,能旺身邊的人!從鄭七開始,連冷家那個小子都露了臉。”

永平公主緩緩地點了點頭。

……——

祝纓猜著了一點公主們的心思,安仁公主特意找到了鄭侯家、永平公主又請她吃飯,擺明了給駱晟做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