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兩天(第3/4頁)

祝纓四下一看,理直氣壯地,說:“逛!”

人群裏一聲喝采!

有外地商販很是吃驚,小聲問身邊本地人:“這真是刺史大人?”生人想見刺史,無非兩途,其一,你有相當的身份,其二,你送相當厚的禮。哪有刺史往大街上溜達的?

本地人道:“沒瞧見那個家夥還收錢的嗎?咱們刺史,從來都是這樣的!”

祝纓接著逛,接著被小販圍堵。也有人攔著她訴說家庭困難,也有人求她給“評評理”。祝纓有些日子沒這樣直接管事了,有人求她,她也不拒絕,而是先問:“你們裏正給評了嗎?怎麽說的?找到縣裏嗎?縣裏有這樣的事是怎麽斷的?”

她又不傻!生民可憐,但是小民也有自己的狡猾,扯虎皮當大旗的事也不是沒有。她之所以上街受歡迎,而不是被當成冤大頭,是因為她買東西也砍價。故而小販給她報實價。

直到快要宵禁了,她才回到刺史府。

…………——

回府之後,張仙姑問她:“外頭有什麽急事麽?前頭火燒眉毛地來找你,胡娘子急得跑了出去,半天沒見你回來。”

祝纓道:“街上遇到個老阿婆,她沒飯吃,我請她吃米糕了。”

張仙姑道:“她兒女呢?哎喲,沒個兒女,到老了都……”

“哦,她兒孫都有的,就是窮,養活自己都緊巴巴的。”祝纓慢慢說了老婆子家的事兒。

張仙姑道:“窮人日子苦。”

一旁蔣寡婦說:“咱們梧州有了大人,比以前的日子好太多了。這還能活下來呢。阿婆那麽大一家人,有兒有孫的,誰都不能吃閑飯。擱往年,要不老的餓死,要不小的溺了,要不老的小的一塊兒死。”

她這是實話,張仙姑也是啞口無言,這家裏,誰都不是個嬌生慣養的不食人間煙火,更殘的事情他們都見過,甚至經歷過。

是的,能活著就不錯了,有希望誰會殺掉自己的親人呢?

現在不用死了,就是一起再繼續苦著。

張仙姑道:“噫!窮人孩子早當家,窮人家的老的,也沒得福享。”

窮人家的老人是沒有“頤養天年”的說法的,重活幹不了也得給兒孫看孩子,勞力下地的時候他們得在家做飯。勞力吃幹的,他們吃稀的,如果是個老婆子,就更是這樣了。

祝纓道:“也不能太苦了。我想辦法吧。”

“誒?”

祝纓道:“明天叫他們查一查戶籍,凡在冊的,年過七十而有殘疾的老人,每月發點柴米吧。”不過數目得想好,不能太少,但絕不能太多。將將夠吃,子孫有心呢,再添補一點,能吃飽,子孫無心,也不能搶走老人太多的口糧,搶了,老人餓死了,以後就沒得拿了。他得讓老人活著。

張仙姑雙手合什:“這個好!哎,不會花你太多錢吧?”

“從衙門開銷裏出,每月,得老人親自到這兒來領。得活人才能領。行了,都甭圍著了,吃飯吧。”

一家人吃完了飯,祝纓請花姐到書房裏說話。

問花姐:“巫仁現在還上著學嗎?”

“對。”

“我明天去番學,要是她確實能幹,你印書的事兒,就交給她吧。”

“她?當然是好。”

“那就行。”

花姐道:“明天你去番學的時候留意,仇文或許要勸你一勸。”

“誒?”

花姐笑道:“君子不立危墻之下,刺史可以逛街,但不能不帶人。”

“他怎麽知道的?他今天不是在番學裏嗎?我給阿發放了假,他不用到府進裏來。”

“你被人認出來,多大一件事兒?街上人一傳二傳的,要不傳到番學的時候快宵禁了,他現在就該站在你面前了。”

祝纓道:“前呼後擁的,能看到什麽?我知道,官兒越大,獨行越危險,可是我總是覺得,京中貴人不接觸百姓,居於深宮之中猶如高居九天之上,太危險了!一朝折斷天梯,從此仙凡不相通。凡人可以沒有神仙,神仙不能沒有凡人供奉。我的處境,比宮中貴人還要危險,更不能自命不凡,腳不沾地。”

花姐道:“我又沒要管你!你自家小心就是。”

“哎!”

…………

次日,祝纓晨會之後將章別駕、祁泰等幾人留了下來。專議給七十歲以上的老人發柴米的事情,她的意思,無論性別,只要有這麽個人,活過了七十歲,又實有殘疾,一個月補貼五十斤,一天劃不到二斤米。

章別駕對州裏的情況有點數,並沒有反對,且說:“可謂大同矣!”說話的時候是有一點拍馬屁的心思在內的,說完了,心底竟真的湧了一絲絲少年時的純真追求。做官就該做成這樣,章別駕想。

他甚至添了一句:“不如每月再給二兩鹽?”

祝纓道:“給糖吧,鹽咱們手裏沒有,糖是有的。她要拿來換點別的,隨她。司戶,七十以上的老人有多少,你有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