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勾兌(第3/5頁)

祝纓道:“多謝。福祿這個地方,我看它與別處不同,總想它越來越好。”

“那是子璋你出京後第一次任的地方吧?也花費了不少力氣,還吃了不少苦頭?都一樣的,我年輕的時候也是。當時想,我要升走了就好了!真走了以後,提到那個名字,心裏就不一樣。”

“是。可惜京城裏信得過的人不願來。您看中的人會不會嫌棄福祿偏遠?強扭的瓜不甜。”

“我這兒跟京城不一樣,從京城到我這兒還不算太遠,有人想一想咬咬牙也就來了。都到我這兒了,還在乎再往你那裏走一程嗎?只要踏入了名利場,就知道往上升有多麽難得了。只要升一級,我看也是願意的。”盧刺史不無試探地說。

祝纓道:“這是不是就叫循序漸進了?”

“哎~漸入佳境。”盧刺史說。

祝纓受教,又誇盧刺史會說話,比自己有墨水,自己就想不到這麽貼切的詞兒,很是遺憾書讀得少了。

盧刺史道:“你這麽年紀已是這麽能幹,詞意練達切中肯綮。再文辭斐然,我們這把老骨頭就沒地方放啦!”

顧同插言道:“您二位再自謙,我們就要無地自容了,給下官留一點情面吧。”

祝纓道:“好,說回正事。盧公看中的是什麽樣的人?咱們這兒定下來就行文給吏部,過幾天人就到我那兒上任,你看如何?”

盧刺史道:“好!”

盧刺史手裏握著幾個人準備安排的人,想著祝纓說的話,就從中選了兩個,都是北方人,都是盧刺史在任上發現的還可以的官員,目前兩人都在刺史府裏任職但又沒有混成心腹。特別出彩的地方也沒有,勝在本份肯幹,也不隨便抖機靈、幹些挑唆之類的事情。

盧刺史派人回去捎話,讓二人押送一只箱子過來。他說:“我將人叫過來你過目,看中哪個就是哪個。”

“好。”

飯到這時就吃得差不多了,祝纓還要感謝盧刺史,盧刺史卻知道是自己欠的人情更多一些,也是盡力地展現自己的友善。兩人交換了名帖,又約了要經常通信。兩地離得並不遠,兩州聯動能解決不少事情。

盧刺史想看鄭侯的信,祝纓想跟顧同再私下說話,盧刺史打個哈欠,祝纓順手推舟說:“已經打擾很久了,盧公一路舟車勞頓才到驛站,不打擾您午休了。”

盧刺史道:“老了。顧同,代我送送你老師。”

……——

顧同巴不得這一聲,裝模作樣給祝纓送了回去。

一到祝纓的住處,顧同先跪下來結結實實磕了兩個頭。祝纓道:“這是幹什麽?”

“看到老師就激動了。”

“起來,坐下來好好說話。哎,阿銀呢?給我們弄點兒實在的吃喝來。”

顧同笑道:“我就知道在您這兒舒服。”

盧刺史的飯菜很不錯,但是這種席就不是為了吃飯。顧同技藝不夠,沒能在間隙裏搶著吃飽。祝纓倒是有這手藝,無奈那是當陪客時用的,一旦自己是主客,談事情是最重要的。她能得到的最大優待就是能不飲酒。飯沒吃上幾口,菜也只嘗了些新鮮!。

可惜了一桌好菜。

祝銀很快端了一只大托盤:“拿來了,我說有幾個正在長個兒的半大小子,怕他們餓著。”

顧同好奇地問:“這位是?”

祝纓道:“一會兒告訴你,先吃。”

兩人風卷殘雲,吃飽了之後才開始講。顧同先說他的經歷:“要是依著我自己,上手就幹了。可我見過您是怎麽幹的,我忍住了!到了之後,我先悶聲不吭,就看他們都是什麽成色……”

祝纓含笑聽著,說:“能夠知道實情,事情就成了一多半了。唯有知情,才能找到對的路。”

“是!”顧同又說了一些自己在縣裏的情況,又向祝纓請教。

祝纓道:“你現在是縣丞,縣令不會空缺太久的。得想好這個!上官也有許多種,萬一來個不喜歡有人搶風頭的,你就要應付他了。”

“是。”

這些說完,顧同又提供了一下盧刺史點的兩個人的風評:“還行,就是也不特別出色,叫幹的事也會幹。年紀都不大。都是刺史府的屬官。一個是司倉、一個是司兵。嗯……比咱們的那兩位……略好?”

祝纓有了點數,又叫隨行的人來與顧同見個面。這裏面也有顧同認識的,也有他不認識的。認識的如祝煉、蘇喆都同他相見,顧同也準備了些小禮物給他們:“盧大人叫我,來得太倉促了沒帶什麽東西,這些隨便拿著玩吧。”

也不認識的,如祝銀等人,她們從山上下來的時候,顧同已經做官去了。顧同看到他們更高興,說:“老師終於有配得上身份的隨從了。以前隨從也太少了!”

祝銀道:“咱們有二十個人!府裏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