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心機(第3/5頁)

果然,都是難搞的人!

這些大臣!

孟弘的心情很不美妙。走著走著,他突然靈光一現:要是別人都不如殿下好,不就行了?

…………

祝纓的心情倒還算不錯。

孟弘是個有意思的人。這人大概是疏忽了,遠的不說,不久前她就來過京城。與現在許多刺史齊聚京城不同,那會兒她到京城還是比較顯眼的。當時不找她,現在想起來了?

小吳有一點不安的,他也在想要一個職位。他的心裏亂得很,腦子裏一會兒是京裏的形勢,一會兒想這個人是王府的“大監”,剛才是他在陪著說話的,孟弘說著對祝纓的感謝與衛王對祝纓的欣賞,他也跟著附和了兩句。但是祝纓沒接孟弘這個話茬。

然後又想回自己的職位,又很怕祝纓答應了許多別人的請托,他的事情又要往後退一步。不是說祝纓說話不算數,而是如果有更多的人,哪怕只有兩個,那就有個先後。他有點不自信,王府宦官出手的禮物,應該很多吧?萬一有人會出更多呢?

瞻前顧後,小吳魂不守舍。

祝纓看了他一眼,問:“怎麽了?”

小吳道:“沒、沒什麽,沒見過長這麽好的閹人。”

祝纓道:“能出頭的多半長得出色。哪裏都這樣。你的心思現在不該放在他的身上,再練一練你的字去。”

“是。”

祝纓又將祝煉、荊生叫來談話,詢問孟弘當時說了什麽。

第二天,祝纓依舊是訪客去,她又去了一回鄭侯府。一大早她就到了,將鄭侯與鄭熹等人堵在家裏。鄭川跑出來迎接她:“三哥怎麽來了?”

祝纓道:“你要當我閑的也行。”

鄭川道:“那就一定有事啦!正好,阿姐今天也要回來一趟。”

祝纓道:“那我趕上了。她還好嗎?”

“很好,就是忙,姐夫信任她,什麽事兒都交給她了。”

祝纓只想翻白眼,但是忍住了。侯府已經吃完了早飯,鄭侯與鄭熹爺兒倆都在一處說話,等閨女回家。一見祝纓,郡主先說:“巧了,人齊了。”

祝纓笑道:“我算是趕上了。”

鄭熹對一旁三個孩子說:“來,拜見你們三哥。二娘,你小時候的繈褓都是他給你準備的。”

嶽妙君生了兩女一兒,最大的那個出生的時候祝纓還在福祿縣當縣令。現在她都長成個小小淑女了,祝纓也成了刺史。小姑娘長得端正,五官不如鄭霖好看,但是禮數周全。她妹妹更像鄭熹一點,最小的是個男孩子,看著也幹凈利落。

同祝纓見了禮之後,三人都不多嘴,很安靜地又回到了自己的位子上。

嶽妙君問祝纓:“可還忙?那天著了雪受涼了沒?”

郡主問怎麽回事,嶽夫人就說了祝纓下雪那天去了劉松年家的事:“我哥哥還說,這麽多年,沒見過叔父面前有人這麽從容的。他算是知道怎麽叔父相處了。”

郡主笑道:“原來如此。”

祝纓道:“碰巧了他老人家心情好。”

鄭侯道:“得了吧,他什麽時候心情好過了?”

說笑中,鄭霖又回來了。她比出嫁的時候看著像是突然成熟了許多,瘦了一點點,容光煥發。回家之後說的話卻有點官樣文章的味道,向長輩們問好,又跟弟弟妹妹們說話。看到祝纓她也很高興地叫了一聲:“三哥。去年你沒來,我想你今年一準會來的!”

鄭侯和鄭熹父子倆沒有擺譜訓斥一些不該跑回娘家之類的話,反而比較關心鄭霖新年怎麽過,嶽妙君又問姑爺今天幹什麽去了。

鄭霖道:“我正要說呢,被英王請去吃酒了,說是外番今年朝賀的使者攜了商人。有商人帶了異域女樂,邀他先睹為快。新年還不夠看的?真是的。”

祝纓道:“年前就是要忙一些的,各王府都這樣。”

鄭熹道:“是麽?”

“您還不知道?如今在京裏的人又多,彼此認識的人也多,就這京城裏,您隨便指個人,七彎八拐的總能找著些人情關系。”

鄭熹道:“蠅營狗苟。”

鄭霖道:“爹,您說誰呢?”

“好好好,不說了,你們娘兒幾個聊吧。三郎,看見了吧?女兒大了之後就不能亂說話了,會被嫌棄的。來,咱們去那邊聊,將這裏讓給她們吧。”

祝纓順勢與他去了書房,兩人坐下,鄭熹問道:“有人找到你了?”

祝纓道:“不多,眼前就倆,以後不知道。這些人都有點兒意思,有話不直說,先要套交情。昨天來了個孟弘,今晚約給了戴瀛。”

“衛王和唐王?你還應付不了?這就到我這裏來了?”

祝纓道:“您還不知道我?以前哪見過這陣仗呀?我能混著過到現在,全是因為別人瞧不起我。我就是一個蝦米,現在泡水裏看著像是長了一點罷了,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