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連鎖(第4/4頁)

祝纓道:“你們兩個改裝,去河東縣看一下。”

江舟問道:“看什麽呢?”

祝纓道:“考你一下,近來街面上有什麽變化?”

江舟道:“唔,更熱鬧了,外地人更多了。”

祝纓道:“不錯,外地人更多了,河東縣過來的人也多了起來。你們去河東縣看看,那裏有什麽與本地不同。與那裏的人聊上一聊,他們的賦稅如何,新的官長如何,糖坊如何……”

江舟趕緊拿出本子來記,小江看她記得慢,取了紙筆自己來記。很快記完,又問道:“大人,下官冒昧,再多問一句,這是為了什麽?也好知道要不要多看點別的。”

祝纓道:“你們自己要注意安全,再看一看河東會不會亂,新南府是個什麽風範。”

小江又說:“是不是他們會對大人不利?”

“不好說。”祝纓道。得看河東縣具體是個什麽樣子,才好判斷對她會有什麽影響。

二江答應一聲,祝纓又問:“需要什麽東西?”

小江道:“不用旁的,我用舊度牒。”既然是打聽情況那就用道士身份,一個京城遊方的道士總比梧州的女官更能讓河東人說話。

二人第二天一早還參加了刺史府的晨會,扭頭就變裝離開了。因為小江的腿腳不好,她們還是趕了一輛騾車,江舟坐在車轅上,一面走一面說:“我又想起來跟娘子出京時候的事兒了,我那時還不會趕車……”

小江笑笑,回思當年,恍如隔世。

她說:“現在你連辦案都會啦!”

“嘿嘿。”

兩人第二天就到了河東縣,找了個小客棧住了下來。客棧的掌櫃看小江的度牒,十分的驚訝:“京城來的?這麽遠?”

小江以一口有點變形的方言道:“是。師傅臨終前叫我到她家鄉來看看。怎地南府變成了新南府了?”

見她也有一個故事,內掌櫃樂得與個出家人多聊幾句,小江編一個自己腳上殘疾被父母扔了,被個道姑給揀去撫養長大的故事。後來道姑死了,人葬在了道冠裏,但還是懷念家鄉,於是讓徒弟小江到河東縣來看一看。

“人,沒有不想查一查自己的根的。”小江說。

內掌櫃道:“是哩!道長也是河東人嗎?”

“不是,”小江說,很自然地又轉回了官話,“我是京城長大的。”

兩人一聊二聊,小江就知道了河東縣自打不歸祝纓管了,就一天比一天糟糕了下去。

內掌櫃道:“街上當差的還是那個人、看城門的還是那個卒子,換了個長官,他們的樣子就變了。昨天還好聲好氣,今天就粗聲粗氣,唉,他們也不容易。”

“咦?”

“大人們拿他們撒氣,他們有氣,還能忍著?哎喲,聽說,他們的俸也扣了。”

就慘,祝纓在的時候,南府衙役有補貼,管下面的縣裏要的也少。新南府這兒,知府沒有祝纓會經營,也比祝纓拿得多,下面自然要苦一些。錢少了、事多了、氣受了……

一層一層下來,到最下一層百姓身上,可想而知。

小江與江舟在河南盤桓半月,又往新南府城去略轉了一圈。很快就發現,新南府的甘蔗田比例仿佛比梧州要高不少。更是得知了另一件很常件的事情:梧州糖坊還雇人呢,新南府這兒,那個“官糖坊”,直接拉人服徭役,人工成本,零。

江舟氣道:“哪還有這樣幹的呢?”

小江一把拖過她,兩人上了車,趕出一段地方才說:“你道是京兆的時候王相公治下,還是梧州咱們大人治下?哪有一年只服二十天役的?”

江舟憂愁道:“那他們豈不是能更低價……”

小江冷笑道:“他們舍得賣低價嗎?大人還等著咱們回話,走了。”

…………

祝纓沒有等她們,她也有自己的事——年過完了,除了番學生們要回來了,朝廷也批下了梧州長史和司馬的任命。

正月末,旨意到了。

一個就是蘇鳴鸞的哥哥,另一個是山雀嶽父的弟弟。這兩個人的名字也是她給起的,蘇鳴鸞的哥哥名為蘇飛虎,山雀嶽父的弟弟名為林淼。

祝纓這次進山,正好順手將二人的任命宣布,再將二人帶回梧州城。尤其是蘇飛虎,看看他和他的孩子,能不能為自己幹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