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連鎖(第2/4頁)

祝纓站起來後退了兩步,道:“你們這是什麽口音?河東的?”

老丐道:“官人明鑒,我們就是河東縣的。”

“誒?你們怎麽來了?”

老丐說著話,其他幾個人敲著碗,口裏喃喃著吉祥話。老丐道:“還不是新來的大人喲~”

祝纓還要說話,圍著她的人已經在“行行好吧”了。

祝纓一閃身,出了他們的包圍圈。拿著一把錢,道:“誰上前,一文不給。答了我的問題,每人五錢。就你們幾個,再招呼別人圍我,誰也別想有好兒!”

她做這些年的官,自有一股氣勢,乞丐們有序了起來,答話也變得謹慎了。

祝纓問:“你們是遭了災了嗎?”

老丐苦笑道:“小老兒活了五十六年了,這十年是老天爺賞飯吃的好年景,不比我小的時候,三年兩旱,第四年還澇了!”

“那你是遇著了難處?還是遭了惡霸?又或者欠了什麽債?沒人主持公道嗎?”

一旁一個面黃肌瘦的婦人道:“您真真是個沒受過氣的大官人!主持公道?誰來?”

老丐道:“自打去年,河東並入了新南府,起頭還好,王縣令走了,沒有新官兒來,咱們倒還自在。到後來,新的知府大人到了,他治所不在咱們縣,咱們都說那更好,還少些攤派。哪知……從上頭又攤下來了!”

老丐越說越難過,嗚嗚地哭了,道:“就要瞅著好日子了,祝府君的時候,捐稅也少了,又教種了麥子,收成也好了。再種點甘蔗,越來越甜。哪知去年後半截就變了天!設新府,什麽衙門、房舍都要建新的,官員又要吃喝,又要使喚白直。就都到咱們頭上了。男丁拉去服役不算,又說新南府錢且不夠,要加征宿麥的稅,咱們哪擔得起?”

祝纓心裏算了一下,一整套的府衙班子,它還包括了相應的府學之類的機構,這一批人也是要財稅養活的。最後都會壓到普通人身上。

祝纓道:“那也不至於就討飯了呀,是遇著什麽為難的事了嗎?”怎麽也得有點積蓄吧?再說狠點兒,還有扛長工這樣的路可以走,半年時間就背井離鄉,有點不太合理。

婦人道:“他們正稅之外又加稅了,問一句以前為什麽不收,就又將這幾年的‘欠稅’補征了。余糧也被拉走了,以糧折錢,又是低價折,還有積欠,只得向大戶借了錢。咱家本來出一丁,可不知怎的,今年要出三丁,又耽擱了宿麥。”

老丐道:“又催著趕工期,一年二十天役,足幹了兩個月,人也累病了。大戶又催賬,我說,怎麽也要春天宿麥收了才好還錢。他們不依,必要收了我的田。何苦再種?沒了生計,只得離了家。”

祝纓一聽“三丁”,就知道是大戶與官吏勾結,將普通人的稅、役都轉到普通人的頭上。租賦一重,很難不破產。而生病也是一樁大事,如果是老人或者小孩兒,兩副藥看不好也就由它去了。家裏一個成年男子,壯丁,是值得認真治一下的。一治,花錢,破產。

祝纓指著告示那裏,說:“那兒糖坊招人。”

婦人道:“選不上哩!還要有保人。孩子爹去那頭扛木頭了。”建房子的小工倒不用保人了。

祝纓問道:“像你們這樣的人家,多嗎?”

老丐道:“現在還不顯,等著吧,以後必會有更多的。祝大人怎麽就不把咱們留下來呢?”

祝大人也想留,可是朝廷不答應。祝纓將一把錢分給了他們。

巡街的衙役懶洋洋地走了過來,吆喝著:“哎~幹嘛呢?老實點!還有你,離乞丐遠點兒,別丟了錢袋……大人?!!!”

祝纓原是要看一看招工的情況,自己心裏有數也好付,如今遇到這一件事身份被道破了,祝纓擺擺手,慢慢地走回了刺史府。

…………

一回府中,祝纓就叫來了李司法和張司兵。

李司法有點莫名其妙,心道:案子不能這麽快就復核完了吧?那又是為了什麽事呢?

到了才知道,祝纓讓他去留意一下梧州城的乞丐,尤其是從河東過來的乞丐。

李司法和張司兵不解其意,口上仍是答應了。

兩人出了簽押房,張司兵就問李司法:“想以刺史大人的習慣當不至於要驅趕乞丐吧?難道是要乞丐有什麽用嗎?”

李司法道:“叫個人來先問一問。”

地方上對乞丐是不太喜歡的,乞丐一多,不但治安變差,也顯得治理上有問題。所以通過在上官經過的時候,就會驅趕乞丐。

有心的長官則有另一種辦法。

乞丐們也有個頭兒,通常是長官發話給下面,下面的官員吩咐衙役或者自己去找這個乞丐頭兒,派發一些任務。一些要出力的工程項目也會讓他們做。有些大戶家裏比如遇到蓋房之類的事情,也會招他們去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