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蠶食(第2/7頁)

郭縣令覺得之前那個老者白冒頭了,祝纓想得比他們想得還仔細呢。

祝纓又說:“還有,你們先幹幾年,這是給你們讓利。五年之後,我就要將方子拿出去啦。”幾人都緊張了起來。

祝纓失笑:“讓你們先跑,還怕被別人搶了先嗎?先幹!項大已經為你們將招牌都打出去了,再幹不出個樣子來,趁早換能幹的來。誰還有意見,我就讓項大一個人先幹十年再給別人。”

眾人趕緊答應了。

祝纓道:“好,那就散了吧。”

她本來是想商議的,老者一開口她就發現問題了——商人逐利,現在市面上的糖還是稀少的,他們只要比別人低一兩成的價就能賣得很好,為什麽要將價格腰斬?他們付出了辛苦,還要應付官府,有暴利憑什麽不多賺?

這與她的想法是相抵觸的。

她幹脆就不商議了!國計民生,不該與人商議。

定下價格之後,祝纓道:“散了吧。”

郭縣令特意留到最後,看別人都走了,顧同、項樂等人卻不離開,他也顧不得面子了,怯怯地:“大人……”

祝纓沒好氣地道:“這就是你找的老實人?”

郭縣令作出一個苦笑來,祝纓道:“南平縣沒人了嗎?弄個沒眼色的過來?換。”

郭縣令馬上答應了:“是!下官這就去選個人來。”

祝纓道:“不用帶來見我了。”

“是。”

“忙去吧。”

顧同躬身伸手:“郭大人,這邊請。”

…………

郭縣令與顧同往外走,一面央顧同給美言幾句。

顧同道:“您還不知道老師的脾氣嗎?只要事兒辦完了,什麽事兒在他老人家的心裏都不過夜的。可要一直拖著,他老人家的記性又好極了。老師心裏想的是百姓,街上小孩兒吃糖的時候高興不高興?把價翻一番,還有幾個能吃得上的?”

郭縣令被個比自己小二十歲的家夥給說了一頓,不能說顧同無禮,但也覺得自己好倒黴,含糊地應道:“是。”

顧同也看出來他的不高興,索性說:“唉,大人想,老師要是不管你們,他老人家是不是獨享其利?為什麽分給大夥兒呢?”

郭縣令微驚,心道:這是在敲打我麽?是知府大人的意思,還是這小子自作主張?

猜疑著回了縣衙。

顧同興味索然,他有一點土財產家小少爺的脾氣卻不是個傻子,郭縣令連裝都不肯裝個被他說服的樣子,可……可真是……

他輕輕哼了兩聲,跑回書房,祝纓正在看商人的清單,跟項樂安排事兒。項大郎還在州城賺暴利,項樂是他親弟弟,這次組織商人進山就要項樂做這個中間人。

聽到他的腳步放重了,祝纓先不理會,等跟項樂議完了其中一項,才說:“又是誰得罪咱們小郎君啦?”

顧同道:“老師!老師,這些人怎麽說不通呢?”

祝纓一挑眉:“你以為他們不懂?他們懂得很。”

“就不積點德。”

“要積功德,他們為什麽不自己捐香油錢記到自己名下,非得這麽無聲無息地沒人記他們的好?你以為五貫一個的糖塔是賺的誰的錢?窮人攢一輩子也未必能捐一個。出手闊綽的,一定是這些財主。”

顧同氣得大喘氣,祝纓對項樂道:“記得提醒項安,官糖坊一定要辦好了。”

項樂道:“她一直上心的。”

祝纓點了點頭。

她愈發確定了一件事:自己手裏的官糖坊得幹好了!產量也得高,這樣才能更方便地平抑物價。府衙春天種的甘蔗現在能收了,官糖坊可用。除開一些工錢之類的成本,這賺的錢照例是她的。她完全可以據此來評估各糖坊的利潤情況,同時感覺到價格的波動。而不是被動地等著市面上價格飛漲了,才想起來去“平準”。

祝纓道:“叫小吳來吧。”

小吳就等著這一聲,祝纓這回沒帶他去州城,他就一直猜還有什麽差使在等著自己。他是住在府裏的,趿著鞋就跑了過來,一邊跑,一邊單腳著地蹦著把鞋後跟提上來。

進了書房便問:“大人,大人有事叫我辦?”

祝纓道:“你帶著範生和張生去州城,他們要與刺史大人一道上京的。就後天吧,三、六、九往外走,將府裏撥給他們的盤費準備好。別的不用管。”

“是。”

“到了州城,聽到什麽、看到什麽,都不要隨便開口。辦完了差就回來,你是司倉,種宿麥離不開你。你回來就與他們盯好宿麥。再有,各縣如果為了種甘蔗誤了種麥,你都記下來,先告章司馬。若還有再犯,再來告訴我。”

“是。”

“冷大人要是問起,就說我很掛念他,請他路上保重。”

“是。”

吩咐完了小吳,祝纓又命項樂陸續聯絡商人,進山商人的資質基本確定了,現在她要做的還是定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