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別業(第2/7頁)

章炯道:“大人早去早回,咱們還得去州城見刺史大人納糧呢。”

“我一定會在出發前回來的。”

…………

有了這一個小插曲耽誤,祝纓到達館驛的時候,兩對舅甥都已經收拾妥當了。祝纓這邊又帶了仇文與幾個各族的商人。喜金與路果都不認識商人,其中有一個商人卻認識他們倆——他是花帕族的人。此外又有吉瑪、西卡族的,他們就更不認識了。這些商人都至少會兩三種語言,否則不能溝通經商。他們的衣飾已有了不少山下的特色,有些混雜。

郎錕铻問道:“這幾個人是幹什麽的?”

祝纓道:“通譯。”她出了錢,雇這幾個人陪她走這一趟。此時山下正在秋收,生意逢著淡季,正合適雇人。若是到了過年前後,想雇人就得出高價了,還不一定能雇得這麽齊全。

這幾個人,祝纓就點了仇文做一個小頭目,由他來安排。因為他是其中識字最多的。

蘇鳴鸞扼腕,早知道就應該推薦蘇晴天或者蘇燈的。看來義父是想統合各族,身邊需要一個這樣的人物。她自己有阿蘇縣要管,那是根本,蘇喆又還太小,母女倆無法自薦這個項目。唉……人還是少。

祝纓也有這樣的感覺,她可用的人手也不多。身邊的人優缺點都比較明顯,稍全面的如項家兄妹,項安盯著糖坊,項樂則需要在她身邊隨時接受一些任務。高質量的手下是很難得的,只能慢慢來。

她含笑對四人道:“那咱們就動身?”

他們都說:“好!”

幾人都騎馬,並不疾馳,衙役們還押著車,梅校尉不久前才放了話,現在祝纓要人,他也挑選了兩什的健壯士卒由兩個什長帶領,再派一個自己親兵跟隨,一共二十一個人,也都佩刀跟著。

郎錕铻等人看到山下的佩刀軍士心裏稍稍有一點異樣,看蘇鳴鸞面不改色,他們也就鎮定了下來。

先去路果家,喜金仍然說:“路上拐個彎兒就是我家了,到他家還要再走三天哩。”

路果道:“抽簽是我抽中了的。”

兩人吵吵鬧鬧,祝纓與蘇鳴鸞、郎錕铻相視一笑。他們沒有去先去阿蘇縣,而是穿過塔郎縣。祝纓對塔郎縣遠沒有阿蘇縣那麽熟悉,阿蘇縣比較大的幾個寨子她都去過,阿蘇縣的地理也還算熟悉了。

塔郎縣的山比阿蘇縣更險一些,從塔郎家的大寨再往山裏走,道路愈發難行,郎錕铻的隨從抽出刀來開始砍去路邊伸出來的橫枝為隊伍清道。不多時喜金的隨從也加入了起來。他們都用一些類似柴刀的長刀,手起刀落十分利落。

梅校尉的親兵見狀,招呼一聲,他們也抽出佩刀,將道路拓寬一點。蘇鳴鸞道:“山裏路不好修。”

郎錕铻道:“我這是已經修過了的。”

祝纓點點頭,山裏修路是難的,朝廷修的官道也會遇到山川阻隔,每逢此時都很耗時耗人,這裏到處都是山,難度可想而知。她回頭說了一聲:“金三。”

金三是個面色黝黑的中年人,一雙粗糙的大手,背略駝。小跑上前道:“大人。”

祝纓道:“你看看這山。”

祝纓自己也幹過工程,懂一些,然而不可能事事都自己去幹,她讓彭司士給她準備了工匠,這些工匠在南府都算是熟手,金三長項在修路。

金三看了,也說:“坡更陡,比咱們那兒修路更難。”

郎錕铻道:“要不是山高路險,河寬水急,怎麽擋得住北邊的XX。”

後兩個字祝纓沒聽明白,想必不是什麽好話。許多專屬罵山下人的話,是不會有人特意教祝纓的。

祝纓記下了這個詞的發音。

過了塔郎家的大寨,再走一天,在一處小寨裏休息。這裏也是塔郎家的地方,小寨主是塔郎的一個遠房兄弟,他們見了面,擁抱了一下。郎錕铻向祝纓介紹了這位兄弟,大兄弟人也開朗,對祝纓行一個禮好奇地看著她,道:“他們都說大人會說利基話。”

祝纓笑道:“你要考我嗎?”

聽她說出口了,這兄弟仍然帶著驚訝的表情道:“真的會?!”

郎錕铻捶了他一拳:“你現在不是聽到了?”

祝纓會說利基話,跟這位大兄弟就能聊上了,她問了這山裏再往西的地理,又問了他們莊稼的事兒。以前種稻米的畝產是什麽樣子的,又問了寨中普遍用什麽農具。塔郎家與她接觸得不多,不像阿蘇家,早幾年前就開始陸續更換農具了。

祝纓看了這裏的農具,開始看的幾樣還行,到後來直皺眉,這裏甚至還有用石片、動物的骨頭等磨制而成的鏟、鐮之類。她拎起其中一件,翻來復去的邊看邊說:“用這個東西幹活,費力又幹不好。”

郎錕铻道:“我寨子裏的更多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