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如常(第5/6頁)

她環顧了一下,道:“凡有受過這夥無賴欺淩的,都可以府衙來告狀。”

二樓的窗子已經關上了,窗縫後面一個小姑娘吐吐舌頭,又大著膽子看下去。捂著噗噗亂跳的心口,長長松了口氣。沒闖禍呢!

祝纓回衙,理直氣壯地以“太子新喪期間鬧事”為由,開始整肅街面!整個府衙也因此從“太子薨了”的迷一樣的慌張中找到了發泄的口子,李司法親自帶人巡街,只覺得自己真是倒黴!好懸沒把這無賴打死!這不是顯得他瀆職嗎?跟知府大人要保錢?!

郭縣令也苦著個臉,南府府城也是他南平縣的縣城,治安不好,他也有責任。

正好,太子沒了,也沒法兒過個熱鬧年,就拿這個熱鬧湊數了!

祝纓卻又面臨著另一場“討伐”。

第一個是顧同,他一跳三尺高:“老師怎麽能親身涉險呢?”

第二個是項樂:“都是我的錯,我該跟著大人的。”

然後是丁貴:“我該留意,早些趕到的。”

次後是張仙姑知道了:“你這是要幹什麽呀?什麽都自己幹,這官兒不是白升了嗎?”呃,也是角度清奇。

祝纓道:“我出門透口氣,沒特意拿賊!遇著了就打了唄,又不是打不過。”

胡師姐道:“以後出門我跟著。”

張仙姑道:“胡娘子,那就拜托你啦!”

這就給祝纓安排上了。祝纓道:“真不用。”

祝大又端起老封翁的架子來:“什麽用不用的?就這麽定了!哼!”

府衙裏在忙了一陣兒知道原委之後,章司馬也勸她:“君子不立危墻之下,白龍魚服終是不妥。”

王司功等人也都說:“大人也該帶幾個隨從。那些無賴不長眼睛的,他們有眼不識金鑲玉,萬一擦傷了怎麽是好?大人還有更要緊的事務要辦呢!”

小吳就跟她面前抹眼淚。

祝纓見狀,道:“好吧。”先答應了,幹不幹的,以後再說。

勸的人覺得意見被采納了,聽的人自有主意又不用再聽聒噪,雙方都表示很滿意。不過近幾天祝纓要出門,就總會被胡師姐給盯上,只好在街上隨便一轉,看看衙役有沒有抓良冒功,然後就回到家裏,自己也練會兒功。

胡師姐新近有了兩個小徒弟,一個是蘇喆,另一個是錘子。錘子恥於沒有打過小姑娘,蘇喆恥於三打二沒有將人打個稀爛,都認為平手是個可恥的成績,也都想練習。

胡師姐也就兩個都隨便教教,連項樂、項安當年那樣都不算,就是帶孩子玩兒。項樂、項安當年沒有磕頭拜師“敬師如父”,類似於家裏請了個西席。胡師姐不是特意當西席來的,不過兩個猴子想習點武藝,她也教一點兒,先紮馬步,再練拳腳槍棒。兩人都有渴望,錘子眼饞梅花樁上的功夫,蘇喆卻聽說了她的一手彈子,想學。

祝纓一過來,兩個小猴子也跟著來了,都不肯在對方面前示弱,都釘在前院裏紮馬。

蘇喆想學彈子,胡師姐只說:“不合適。”

蘇喆便請祝纓給她講情:“阿翁,女孩子打架也很合適的!”

胡師姐哭笑不得,這一手還不算是她家的絕技,只是需要練,且蘇喆年紀也太小了。大戶人家的女兒,不用學這個。可怎麽給她說也說不通。

只得抓了幾一把彈子讓她拿著,蘇喆手能有多大?攏共也拿不了幾顆。胡師姐一搓一撚一擲,彈子飛出去正中靶心。蘇喆手指一搓,啪,彈子掉到了地上。

祝纓嘲笑道:“哎喲,手短!”

蘇喆氣結,橫著腦袋往祝纓大腿上撞了來,被祝纓張開手掌抵住了:“難道你的手很長麽?”

蘇喆哼唧了一聲。祝纓張開手,與她的手比了一下:“呐!不管開心不開心,長短都在這兒了,是不是?你要不認自己手短,還照著師傅的樣子來,還是不成的。除非你再長大一些,手長成了。現在想要學會呢,就得問問,有沒有短手的法子。”

蘇喆生得時間不湊巧,打小不愛聽別人說她不好,“短”來“短”去的正生氣。祝纓扳過她的腦袋,又慢慢說了一遍:“知道自己現在是什麽樣子,短在哪裏了,以後能長多長、怎麽應付這個短,就行了。”

祝纓也不知道怎麽教孩子,不過,將自己明白的道理給她說一說,也是盡心了……吧?

蘇喆好像聽懂了,問胡師姐:“師父,我現在要怎麽練呢?”

祝纓很滿意:“胡娘子,這彈子要怎麽使力呢?”她也饞啊!

這可比帶著弓箭方便多了。其實有有射彈子的弓,那個她沒練過,起手就是學的射箭,現在不如就學空手彈子。

胡師姐也就從頭到尾將要領一說,並不覺得她能一下就學會。哪知祝纓接了彈子,調試了幾下,半袋彈子打完,就能打到靶子了。然後她活動了一下胳膊和手腕,說:“準頭還是不行,還是得練。這個得小心,用力不當要脫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