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條理(第4/6頁)

以祝纓的年紀,七品以上,蔭官不算,現遇著的普通官員年紀都比她大。她管誰都叫老兄。南平縣之郭縣令聽了她近乎直白的許諾,忙說:“敢不盡力!”

祝纓敢許諾,他就敢信,因為不信也沒辦法。

不老實幹,怕不要被你整死?郭縣令想。我還不如老實幹著,興許還能升一升呢!

祝纓笑道:“我在福祿縣還有事,回來再與你詳談。”

“下官靜候大人歸來。”

…………

祝纓將府城的事理了個大概,各方暫時安撫下,便拖家帶口的啟程了。

第一站是思城縣,思城縣百姓聽說她又來了,有閑的又都來圍觀一回。凡受過她的好處的人都趕了過來看她,一邊看一邊說:“好人有好報!”、“做咱們的知府更好!”

祝纓到了思城縣,將一些自己封存的卷宗、倉儲之類解了封,正式移交給了關縣令。

關縣令心潮澎湃,他既接受了自己沒能得到福祿縣的現實,又開始暢想起自己主政一縣的風光來了。

祝纓道:“你的本領如今管這一縣也夠用,只不要再像代管福祿縣那樣就好。”

關縣令忙說:“不敢不敢。”

祝纓道:“水利規劃、宿麥播種等等,萬不可懈怠!你若偷奸耍滑,不必朝廷問罪,我先收拾你。”

關縣令道:“下官一定謹記教誨,不敢辜負大人提攜之恩!”他和莫主簿心裏都很明白,自己這把年紀還能升一升,指定得上自己的上司有力。

祝纓道:“要愛護百姓!有些事情,你離不開鄉紳,鄉紳比貧戶本就為強,你不可幫著強勢者欺淩弱者呀!鄉紳太強了,比你還強,你算什麽?再養出個黃十二來,砸到誰手裏,誰全家上路。”

關縣令一凜:“是。”

祝纓拍拍他的肩膀,道:“好好幹。”

關縣令忙說:“下官也有些行李在福祿縣,請與大人一同回去搬取。”

祝纓道:“好。”

…………

祝纓回福祿縣,最大的事情不是搬行李,而是兩件:一、給蘇鳴鸞宣布敕封、幫她立個威、坐穩位子;二、安排好福祿縣的事兒。

一進福祿縣,百姓、鄉紳就開始又哭又笑地迎接。

顧同沒有得到實職,顧翁心裏還稍有不安,一見到祝纓,就將不安拋到了腦後,老淚縱橫:“大人!大人怎麽就走了呢?我這心裏,既為大人高興,又為自己難過呀!”

祝纓道:“有什麽好難過的呀?”

“您這就不在我們這裏了呀!”後面有人搶答。

祝纓道:“我還在南府嘛!也還會過來看看的。走,咱們回家慢慢說話去。”說著,又囑咐隊伍不可踐踏了田裏的水稻。

丁貴咬著指頭對小柳說:“原來,故事裏講的都是真的。”

小柳道:“反正,我也只見過這一回。”

侯五一人給了他們後脖子一巴掌:“站好了!別給大人丟臉。我這輩子也沒見過兩個這樣的人呢。大人有這樣的場面,那是自個兒辛苦換來的,你們可得跟著大人好好地幹。”

“是是。”小年輕們一疊聲地答應。互相暗中做了個鬼臉,又恢復了一派威風的樣子。

他們不曾參與過福祿縣的過去,雖是有些感動,終不能與侯五的感覺相通。四人同是京城人氏,到了南府只覺得山青水秀、窮得掉渣,只有官衙因為規制略顯氣派,也不能與京城那些宮殿樓台相比。再看祝纓連著幾天忙得跟陀螺似的,也不吃酒看戲,更不與妓-女鬼混,是真覺得清苦。

從府城出來至福祿縣這一路,才品出些味道來。

祝纓到了縣衙,裏面還是她走的時候的老樣子,帶走的衙役們到了家,也沒有歡欣之態,與留守的官吏們一起又哭又笑。

祝纓道:“老莫,商量個事兒。隨我上京的,每人給三天假。”

莫縣丞慌忙說:“大人哪裏話?大人說什麽就是什麽。”

祝纓道:“咱們也要先辦個交割,我將這片家業交給你了。你幹得怎麽樣,拿什麽樣的東西給下一個人,就看你自己啦。”

莫縣丞心跳得飛快,臉也紅了、汗也出來了,忙說:“是是。”場面話也不能擠出一句來。半晌,想起來一句早想好的詞兒:“必盡心竭力、不負所托。”

祝纓給福祿縣留下的,可是一個福祿縣歷上最豐富的家底。不但是庫藏充盈,還有幾乎要翻倍的糧食產量、完好的水利系統、比較便利的交通、比較老實的鄉紳,以及比較信任官府的百姓。連“獠人”都是史上最友好的。

此時之福祿縣雖然仍是“煙瘴之地”,百姓已是非常滿意了。

莫縣丞也是非常的滿意。此時關縣令自己不緊張了,旁觀者倒有閑心來提醒莫縣丞:“別急著拿大印,聽大人調度。”

莫縣丞依舊請祝纓住在縣衙裏,祝纓也不推辭,親自走到人群前排的趙灃夫婦面前,對趙灃道:“大郎如今很好。”又當眾將趙蘇所托之手劄捎回之事告知眾人,普通百姓不太懂這個,只知道“趙家那個,混的,還惦記著鄉親,把學到的東西要傳回來”,也稱贊趙蘇幾句“以前看著古怪不愛搭理人,心地倒好”。縣學諸人又是另一番心情了,博士很想現在就拿到手,只是不敢現在就催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