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條理(第2/6頁)

司功想說:你不是說沒什麽事了嗎?怎麽又要去府學了?

博士稍有著慌,祝纓前兩年親自送了福祿縣的學生過來考試選拔,還給他送過禮物。博士道:“是。”

顧同跟在祝纓的身後,同往府學去,小吳想要跟著,被他表弟丁貴拉住了袖子:“哥,你不得去忙你自己的事兒嗎?”小吳一怔,悵然若失,他已習慣了在祝纓跟前打轉,一下子不讓他跟著,他心裏不免發慌。

司功等人也想跟著,祝纓一笑,也沒有拒絕。她今天並不想在府學裏幹什麽,只是為了表達重視之意。她讓侯五:“你帶人到後頭,將我帶來的書搬取了來。”

帶了書籍到了府學,博士忙將學生召集來。府學裏的學生也是四十人,都是學習經史類的。此外又有醫學博士,也帶著幾個學生。祝纓心道:花姐有事做了。

她帶來的書卻都是經史一類的,近來尋找到的醫書早就給花姐了。

府學生們業已知道了新來的知府是她,有好事者圍著福祿縣來的兩個同學問長問短。趙振十分振奮,已對同學宣讀了許多日:“咱們祝大人真是個樣樣都出色的人!學問也好、斷案清醒、樣貌也是極好的!又撫鰥寡孤獨,又勸課農桑……”甄琦口拙,說得不多,也要承認:“會為學生籌劃。”以前的縣學同學裏,趙蘇去了京城,顧同做了官,尚有其他的同學都已在思城縣的案子裏施展了拳腳,甄琦一時也不知道自己該如何想。

府學比福祿縣學要像樣得多,占地更大一點,校舍也更好一點。這裏的學生是四縣學生裏的尖子,各縣都有,以府衙所在之南平縣為最。

祝纓沒有在府學裏多做逗留,命人將從京城帶來的書展示:“巧言令色鮮矣仁!我不與諸生空談許諾,這些都是國子監新定的經史書籍,諸生當用功,不要虛度光陰。”

諸生心道:趙振說的果然是真的。可恨趙振這斯,不肯給我們抄錄一下王相公的文章,甄琦又性情古怪,也不好借。

有大膽的學生便問:“大人!王相公的文章可否授與我等?”

祝纓道:“你們月考合格了,我來講。”

諸生又歡呼了起來。

祝纓雙手往下一壓,他們漸漸安靜。祝纓又勉勵他們幾句,便讓他們散了。自己又把這府這轉了一圈,再去看看醫學博士與學生的地方,那地方就要小一些。祝纓將各處都看了一遍,道:“還行。”

博士們在前面引路,將祝纓帶到一間大廳,裏面打掃得十分幹凈,桌椅一塵不染——就是脫漆破損的很多!

又引她到校舍,裏面也是灑掃一新,可惜床鋪也十分的陳舊。

博士們都聽說了,祝纓對縣學是十分舍得花錢的。

祝纓都在眼裏,一個字也不說。博士們眼巴巴地看著,祝纓道:“不錯不錯。”

博士們有點傻眼,又說:“前番屋頂破了,請府裏撥些錢糧工匠來修,丘大人竟還未批。”

祝纓擡頭看看,道:“唔,知道了。回來叫流人營那裏尋幾個工匠吧。”

不是,就這樣嗎?

博士不太敢相信,祝纓已經帶人走了。

她初到,前呼後擁的,沒辦法自己往外面親自去看。將幾處地方都看了看,司功留心看著,她去了府學、育嬰堂、集市、監獄等處,又在南平縣衙外面轉了一轉,再算上交割時的倉儲、種種案卷,新知府在意的事情或許就是這些了?

祝纓一回到府衙,就讓眾人散去,自己再往後衙去。

……

後衙裏忙碌得緊。

丘知府暫代的時候也是住在這裏的,這裏又寬敞,升堂、理事也方便。丘知府離開,帶走了許多在這裏置辦的東西。此時的府衙,雖比剛到任時的福祿縣衙好不少,余下的幾件家具也還算給看,總體看起來還是缺床少椅。

這幾天,祝家一邊收拾後衙,一邊還是住在驛館裏的。

進到了後面,張仙姑就開始念叨了:“都清掃幹凈啦,還是缺!你瞧瞧,這床板都不好使了。他們幾個人睡上去還不得塌了?”

府衙比縣衙又大不少,三進、三路,還帶一個後花園。前面是衙署,後面兩進、兩路是住的地方。這回不但祝家一家住得綽綽有余,祁泰父女倆加一個小丫頭、顧同連他的小廝、小吳,都各有自己獨立的住處了。

丁貴等四人與侯五一個小院子,也覺得很便利。

張仙姑道:“還有小江,她們路遠長程地跟了來,又不熟這裏,一時哪裏賃房子去?我做主,也住這兒。你瞧瞧,這得缺多少呢?”

祝纓道:“知道的,這就去福祿縣搬取行李,再訂些竹具家什吧。”

顧同進來就要幫忙安置,又要看祝纓的屋子,又要看屋子。一看之下,也出來:“老師,這裏頭的家俱是得添置,都零零散散湊不成套的。我回家也搬一些來。咱們再去家俱鋪子看看。總用竹子的也不好。”他在京城看了祝宅,發現那裏雖然“古樸”用料、做工無不紮實。就知道用竹具是權宜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