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盼頭(第4/6頁)

上司清了清嗓子,想笑,又忍住了,低聲道:“你要知道輕重。我知道,你在朝廷裏有人,可是呢……萬一魯大人就是升到京城去,你開罪他就是自討苦吃啦。你已令他十分頭痛了,不要再火上澆油了。他罰了你再走,留你在這兒丟臉豈不尷尬?”

祝纓道:“聽您話裏的意思,他老人家要高升了?”

上司有點後悔讓她知道了,怕她動什麽心思節外生枝,道:“莫要畫蛇添足!他任滿了要離開這裏罷了。”

祝纓道:“大人未免也太看得起我了,我哪來的本事左右刺史的任免?”

上司一想,也是,到了魯刺史這個品級的官員的升遷調動,絕不會因為一個小小的縣令而有什麽意外的。

他說:“總之,咱們將糧交上,他押糧進京。到了年終,新刺史赴任了,就聽新刺史的。新刺史不來,就由別駕或長史上京奏計。都與咱們不相幹了。”

祝纓道:“大人的消息準麽?”

上司道:“你且看就是了。怎麽,不相信?”

祝纓道:“怎麽會呢?只是想,又要奉承新上官了。”

“你還會怕上官?”

祝纓道:“怕是怕的,也是想討好的,不過有時候太吃力了實在幹不來就放棄了。”

上司咳嗽了好幾聲,心道:你就胡說八道吧!

……——

祝纓從上司這裏得了個消息,心情不好也不壞,她依舊是請了趙振、甄琦吃飯,趙振還是到了,甄琦還是沒來。她也還是準備兩份禮物讓趙振領回去,趙振也有經驗了,也帶了回去。禮物,甄琦還是會收的,不過趙振一整年好像都沒有看到甄琦用。

這樣的小事,趙振就給瞞了,免得祝纓鬧心。

祝纓又在府城轉了一圈兒,看福祿縣的同鄉會館比去年熱鬧了不少,她走過去,又被一些人圍觀。冷不丁的,腦後一陣風響,她往左一閃,一件荷包擦過她的袖側落到了前面的地上。不遠處幾聲女子的笑聲。

祝纓:……

同鄉會館裏的人忙迎了出來,又說外面:“別鬧。”

人們都嘻嘻哈哈地,也有人說:“好靈!怪道能緝兇哩!”

祝纓進了會館裏坐下,道:“挺熱鬧啊。”

今年在這會館裏坐鎮的是本縣張翁的幼弟,他笑道:“都是托大人的福。大人近來在府城名頭響得很哩!帶著我們這裏來看的人都多了。”

“嗯?”

原來,府城的百姓也喜歡聽個痛快的故事,事情傳到了他們這裏又走了個樣兒,竟然說她能通鬼神,半夜裏夢到了冤魂引路。

祝纓一笑而過。

又過了幾天,才與上司一同往州城去,這一路仍與之前一樣的順利。整個南府的糧都順利地繳入了庫裏,她們拿到了收據的條子,接下來也該去拜見一下魯刺史了。

不是六月和十二月,同時到刺史府的官員沒那麽齊,祝纓隨著上司等去拜見了魯刺史。魯刺史出奇地和氣,對祝纓說話時竟帶了一些真誠:“凡有能為者無不有脾氣,不過有的人脾氣外露,有的人脾氣不顯。年輕人不知道,老人也年輕過,你們的心情,我們都經歷過。”

祝纓認認真真地聽了,道:“想來大人年輕時必是意氣風發之人。”

魯刺史道:“等你到了我這個年紀,成就未必就比我差了。後生可畏呀!”

聽的人都驚了,魯刺史晾著祝縣令快三年了,一向不對付,怎麽說出這樣的話來了?

只有祝纓和上司知道,魯刺史是快要離開了。

她還是裝成不知道,於平靜之中稍稍讓魯刺史看出一點點的驚訝,魯刺史點了點頭。魯刺史算著自己的任期也知道差不多該動一動了,只是怎麽動、接任的是誰他的消息也不很準確,於是也不對這些與他關系沒那麽緊密的人講,言語間帶一點安撫而已。

對他的“自己人”魯刺史當然有私下的安排,這也不必去宣揚。

一行人出了刺史府,王縣令道:“魯大人這是怎麽了?”

上司咳嗽一聲,道:“上峰的事兒,不要亂猜!”

王縣令就真的不猜了,他轉個身邊走邊同祝纓說話,纏著問麥種的事兒。祝纓道:“我來之前已分了下去,就快種了,怎麽也得明年。”

王縣令不好意思地道:“哦,是我太著急了。”

祝纓見他也關心農桑,對他的印象就好,兩人慢慢說一點事務,上司插嘴都不插不上。上司也懂庶務,不過他現在心放在了“新刺史是誰”這件事情上,並不想討論什麽農桑。他的消息有點靈通,又沒那麽靈通,知道魯刺史要走,但不知道新刺史是誰。

急了一圈兒,竟又重將主意打到了祝纓的頭上。縣令決定不了刺史,但是祝纓在京城有門路呀,難道不能打聽打聽?

他瞪了王縣令幾眼,王縣令壓根兒就沒有察覺。一邊的裘縣令竟也湊了過去,也問麥種的事情。快三年了,祝纓終於打到了一點“我與他們是同僚”的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