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白字(第4/6頁)

祝纓還是要跟他買,不多買,兜裏摸出兩文錢來。男子將錢接了,扔到妻子腰間的一個小包裏,說:“二五一十,你數十個。”

女人說:“他就照著識字碑扒下來的幾個字兒,又會算一點數了。多了也不用,咱們也用不到。”

祝纓指著木板,問道:“這個也是從識字碑上學的?”

兩人肯定地說:“是!”

祝纓確定,“桔”字不可能是識字碑上的字,蘇鳴鸞也說:“不對呀,這個字沒有的。”

“橘子嘛!”女人不高興地與蘇鳴鸞爭辯道,“就是這樣寫的。”

蘇鳴鸞也有點吃不準,問祝纓:“阿叔,真有這個字嗎?我怎麽學的不是這樣的?”

趙蘇也搖頭:“不對,這是個白字。有秸稈,有桔梗,沒有桔子,音也不對。沒有這個用法的。”

蘇鳴鸞道:“那我沒學錯,還以為我記錯了呢。”

“現在有了。”祝纓說。

表兄妹都愕然。

祝纓對女人道:“板子賣不賣?這板子賣我,我還把你這一擔橘子都買了。給你一貫錢。”

女人反而不好意思了起來:“大人,我們都是粗人,怕是字也寫錯了。自家兩筐橘子,也不值錢的。今年能糊上口了,不敢多要錢。”

祝纓道:“那好吧,這一貫錢我給你記賬上,明年從你家稅上折取,想折成米或者布也可以。你明年可以少交一匹布。”

女人喜道:“哎!”又說,“那……不值一貫錢的。”

祝纓道:“我說值就值了。以後呀,我看這人字可以這樣寫的。”她將板子拿到手裏,看一眼板子,看一眼橘子,再看一眼蘇鳴鸞,心道:這可真好啊!

買了橘子,祝纓就不再閑逛了,讓這男人擔了橘子送到縣衙,再把蘇鳴鸞和趙蘇帶到了簽押房,問道:“看出什麽來了嗎?”

趙蘇問道:“義父,這真的不是個白字嗎?”

祝纓笑道:“什麽是白字?嗯?”

“呃……”

“我說它不是,它就不是。你看它有個‘吉’,挺好的。”

蘇鳴鸞拍手道:“阿叔又想著賣橘子了。”

祝纓道:“窮啊,沒辦法。”

蘇鳴鸞道:“可太操心了。”

“唔,收成都從操心來的。你們兩個,各寫一篇文章過來。”

兩人不知道她為什麽突然從“白字”轉到了“文章”了,蘇鳴鸞問道:“什麽題目?”

祝纓道:“總說奇霞的意思是美玉,這個來歷有什麽故事嗎?族裏沒有史官,講古的老人總是有的吧?你就寫一寫這個。大郎呢,揀你拿手的詩詞文章作一篇出來,不拘題例。”

兩人道:“是。”

…………

祝纓給蘇鳴鸞表兄妹派了作業,將顧翁等鄉紳又召了來。

顧翁等人知道此時只有橘子這件事值得召這麽多人了,也都胸有成竹。縣令雖然在庶務上很有本事,不過她只有一個人,而他們卻有不少人,在本縣做事,還得用得他們。

顧翁等都等著祝纓說話。

祝纓只當不知道他們已經串通一氣了,而是拿出了新買的木板,問道:“誰認得這個字?”

本地士紳自打祝纓來了之後,官話的水平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以半準不準的官話說:“莫不是橘字?”

本地方言,“橘”與“桔”幾乎分不清楚,福祿味兒的官話裏這兩個字的讀音仍然很準。

祝纓道:“大吉,很好。”

提筆在一張紙上寫了個“桔”字,道:“以後,都這麽寫!”

顧翁等人比趙蘇經驗豐富得多,一齊撫掌道:“妙!”

福祿縣的橘子本來就是在噱頭上賣高價,不在乎多這一點,吉祥的細節給它堆滿,齊活!

祝纓又問了倉儲,問了橘子的數目,卻不提收購、銷售之類的事情,顧翁等人心裏沒底,你看我、我看你,由張翁主動提了出來:“大人,那這橘子,接下來要如何辦呢?”

祝纓道:“什麽如何辦?照先前說好的,先少些往同鄉會館那裏發去。慢慢的賣,一定不要急!咱們有倉庫,等到來年依舊能有橘子賣,現在新橘才上市,賣不上價。”

“是。”

顧翁不信祝纓想不到,他將心一橫,問道:“大人,這橘子的價……”

祝纓道:“你們的橘子,估個數給我,成本是多少?”

顧翁道:“看哪種了。橘子分成數種,有大有小,有酸有甜……”

他報了個低價,地頭收,大個的橘子就是祝纓之前買過的那種一斤七個,一文錢。又有一種極甜的小橘子,一斤收購的價就出到三文錢。雖然木板上寫的一文五個,他還是說:“又要存、又要運,總要有點利潤的。”

祝纓道:“谷賤傷農,橘子賤了也傷果農。”

顧翁問道:“大人的意思是?”

“平準,”祝纓說,“你們只管收你們的,縣裏撥出款子,照市價也收一些。以做平抑物價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