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福氣(第3/6頁)

祝纓正在縣衙裏拆看從京城裏來的信件。

將到十一月了,侯五終於從京城回來了,與他同行的還有鄭府的幾個家仆,他們一同押著車。車隊到縣衙前停下,引來了許多人的圍觀。

人們小聲地指指點點,嘀嘀咕咕。

侯五風塵仆仆,跳下車來就沖門房嚷:“快!京裏派了人來!侯府有東西磅來!快稟告大人!”他自己回頭跟鄭府的仆人低聲說了句:“稍等,我親自進去稟告。”

祝纓在衙內就聽到了外面的嚷嚷,她對曹昌說:“你和小吳去看看。”

她對自家幾個仆人已經放棄了,侯五在人情世故上僅強於祁泰,鬼知道他一路跟京城來人是怎麽相處的。小吳機靈,官面上的迎接都能應付。曹昌與甘澤有親,甘家在侯府的仆人裏也有些面子。她不得不一次派兩個人去,自己留下來問問侯五情況,再接見京城來人。

侯五人情世故上讓人嘆息,辦個差使倒是認真,他抱著一只匣子進來,說:“三郎,京城回信都在這裏了!有王相公、陳相公的,有鄭大人、裴大人的,冷少卿也叫人送了封來。王相公還叫人特意送了一個本子,說是劉先生寫的,劉先生也有信。與我同來的是侯府的人,鄭大人給了你幾大箱子好東西哩!小曹家的東西,他們給捎了。小吳家裏也托我捎了東西。還有金大郎家……”

他手裏拿的是信件,都保護得很好,物品則都在車上。跟他同來的並沒有身份尊貴的人。

祝纓聽他說完了,道:“把信交給大姐收好,我一會兒去看。你也休息一下去。”

她這才去見京城來人,京城來的侯府仆人她都認得,他們已與曹昌寒暄了一回,又打趣了一回。打頭的小管家見到祝纓都說:“三郎清減了!怪不得七郎總惦記著呢。”說著,呈上了單子。

祝纓接了也先不看,說:“一路辛苦,先休息,稍等一陣兒再敘話。”

管家道:“三郎還是這麽貼心周到。”又指著一口隨身的小箱子,說裏面是鄭熹的娘郡主送給張仙姑的。交代完了才跟著曹昌進去休息。

祝纓見縣衙裏的官吏都出來圍觀,道:“都閑著呢?”

人們作鳥獸散。祝纓哭笑不得:“回來!過來兩個人卸車!”叫了幾個平時細心的衙役來,將車卸了,將幾口箱子擡到二門前放下。

衙役們擡著箱子有輕有重,都封得好好的,也猜這都是什麽東西。幾輛大車,攏共十來口箱子,縣令大人赴任時的家當都沒有這麽多呢!

關丞和莫主簿以及縣尉等人也湊在一起小聲討論,莫主簿道:“何曾見過京城往這裏送東西來的呢?”

縣尉也說:“可不是。不都得這邊往上頭送禮的嗎?以福祿縣這片地方,附近的人也沒什麽要求福祿縣辦事的,哪裏還會送東西過來?”

他們又問關丞的看法。

關縣丞道:“要我說?我能說什麽?我就知道咱們大人能通天。”

另幾個頻頻點頭:“不錯不錯,看刺史大人都碰了釘子呢。”

一時之間,幾個人都挺起了胸脯,覺得縣令厲害了也就是自己厲害了。

縣令正看單子,鄭熹不知道發的什麽瘋,給她送了一箱子的四季衣服,連佩飾都是全的,衣箱夾縫裏又塞了一管玉笛。此外又有些綢緞衣料、精巧擺件。郡主給張仙姑的還是首飾,順捎還給了花姐兩件。有兩口箱子裏都是書。又有香料,另有半石的胡椒。

衣食住行什麽都有。

祝纓覺得不對,叫來侯五詢問:“鄭大人問過你什麽事嗎?你跟他哭窮了?”

侯五跟張仙姑、祝大吹這一路上京的事兒才吹了一半,被叫過來時還意猶未盡,猛聽這一句問,道:“沒有啊!哪能幹那個事兒呢!咱這不是過得挺好的嗎?”

侯五這輩子也沒過過什麽奢侈的生活,到祝家之後才算安定了下來。問他,他也只會當面說:“挺好的。”

祝纓道:“你背後說過什麽沒有?”

侯五的臉綠綠的:“沒、沒什麽呀……並沒有說寒酸什麽的……”

真的,就說家裏主人四口,仆人三口半,那半個是小吳,因為小吳還得當衙役。他還找補解釋了,衙門裏換了新家具,都是新的竹具呢!

祝纓沉默了:“你休息去吧。”

她得看看鄭熹的信裏都寫了什麽!

…………

鄭熹的信十分的平和,跟祝纓說,在外不容易,要照顧好自己。知道她有自己的盤算,但是生活上是不太講究的,要注意身體,就算自己仗著年輕瞎折騰,還拖家帶口的呢。

又讓她處理好她自己的事就行,京城這裏一切都很好。只要祝纓把官做好,做出成績來就行,不要分神考慮什麽交際之類的事情。他鄭熹不像那些人,故吏門生外放了,不給他刮地皮就覺得是不尊重自己了。他知道祝纓是什麽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