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祭奠(第3/7頁)

“同鄉?以前沒怎麽聽說過呀。”

“害!他們的事兒怎麽會告訴你?”

小江聽著漸漸入神,晚上跟小黑丫頭回到了房裏,她說:“小丫,我知道我們要去哪兒了。”

“哪兒呀?!”小黑丫頭興奮地問,這孩子只有十幾歲,正在活潑好奇的時候。

小江道:“咱們去陳相的家鄉,看上一看。”

“是去那個人的家鄉吧?”說完縮著脖子等小江生氣。

哪知小江不在意她的調侃,反而說:“我差一點兒就在那裏生長了。以前錯過了,現在我自己能做主了就要去看一看。”

“好!看就看!”小黑丫頭剛才說錯了話,現在馬上附和。

“睡吧。”

“哎!”

…………——

祝纓並不知道有人因為偶然聽到了幾句話,就決定先到她老家看看。她正在處理一些與商隊有關的事務。

商隊跟著她走,也是講究個日子的,前面幾百裏走得順風順水的,在此地卻遲滯多日。商人買賣上盈利虧損的事,並不因朝廷發生了什麽就會有所改變。到得晚了,沒趕上時令,賣的東西就有可能掉價,想采買的東西可能就沒了。

祝纓將商人召集起來,願意繼續等著跟她上路的就先留下。不願意的,她就退還一部分他們給她的費用,再為他們尋找路過的官員捎他們一程。祝纓現在就住在驛站裏,也不去府衙裏住,過往的官員也都要過驛站。得到消息的人都會拜訪一下她。

有的是為了看看揭破大案的人是什麽樣的,有的是禮節性的拜訪,也有人想“就見一面,叫他記著我的臉也沒什麽不好”。

倒容易再找人。

商人們也有不著急的,就留下,也有想走的,大部分不想向祝纓索要已然交給她的錢。祝纓卻按照路程,一一與他們結清。

辦完這些事,隨行的商隊走了兩支。祝纓終於等來了陳萌。

陳萌被升得很突然,他須得把自己手上的公務都處理了,再將賬目、縣中的倉儲之類都點完,與留守的主簿辦了個交割,然後才是收拾行李過來。

他已知了些案情,所以沒有直接入城進住府衙而是先到了驛站來見祝纓。

兩人距上次見面也就一個月左右,已然物是人非。

祝纓聽說陳萌到了,跑出來迎接,陳萌跳下馬來,一聲“三郎”包含了無限的感慨。

祝纓道:“大公子,怎麽不去衙裏?那邊房子已經修好了。”

“哦!唉,你辦事總是那麽的讓人省心。不過我呀,還是先過來與你見個面才好呢。”

祝纓道:“你才過來,先歇一歇?歇好了咱們辦個交割,其余的事兒你再慢慢捋?忘了說了,恭喜恭喜。”

哪知陳萌臉上沒有一點得意的樣子,反而說:“僥幸而已。”

祝纓想早點走,但是要辦的事情還有不少,尤其來的是陳萌,更得跟他辦仔細了才行。陳萌這幾年縣令並沒有白做,賬也能看懂一些了,許多官面上的細節事務也都懂了。看到祝纓為他準備好了一本幹凈的賬,又留了一部分錢糧做周轉,陳萌感慨萬千。

“我什麽也沒有做,這個位子你來幹才合適。”

祝纓道:“這是什麽傻話?我哪能做得了這裏的知府呢?你也不是揀著便宜了,本來你做縣令就是令尊特意安排壓一壓你的。你如今才是回歸本位呢。”

陳萌道:“要是以前,我也這麽想的。這兩年長了見識了,並不敢覺得就是自己如何高明、如何應該了。我以前自怨自艾,現在想想那又算得了什麽呢?丞相之子,出仕就是正六品,呵,可我手上的真本事又有多少呢?從九品都能糊弄我!本事不夠,所謂德不配位,受辱的就是自己。哎,不提了不提了。”

隨著交割的完成,陳萌越發覺得祝纓是個能幹的人。以前,他見識過的祝纓的“能幹”、“有情義”大多是一些與家長裏短相關的瑣碎細務。現在觸及政務陳萌才真正體會到了什麽叫做“能幹”、“有情義”、“會做事”。怪不得鄭熹會對一個沒有任何根基的窮小子這麽看重,幾年間就視為心腹了。

陳萌道:“能者無所不能。”

“什麽?”

“忙了這兩天,也不及拜會令尊令堂,他們這一路還好嗎?我想拜會一下。”

“好呀。”祝纓說。以前這陳大公子只是“不太討厭”,現在倒是令人有點喜歡了。

張仙姑和祝大雖然背後有時會說陳大公子傲氣、不太曉事兒、不太懂人情之類,冷靜下來又覺得“興許是咱不配人家對咱客氣”,也就都沒了脾氣。人家是丞相的兒子,看不起咱就看不起唄,人家配,咱不配。

陳萌要宴請一家的時,兩人很是緊張了一回,張仙姑還要翻出她那身誥命的服色出來穿以顯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