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報應(第2/6頁)

“嗯?”

段嬰道:“父親不便親自上這一本,請世叔擇一合適的時機,奏請將京中各部各衙之年輕官員外放出去歷練,只要這一本,您不須指向任何人。剩下的事自有別人去做,他們空出來的位子,會有許多人想要的。世叔,這個小忙總是可以幫的吧?”

李澤的臉上顯出一個很短暫的明悟表情,旋即平靜下來。

兩人都沒有再聊下去,李澤最終收下了禮物,對段嬰說:“回去問你父親身體安康。”

“是。多謝世叔。”

李澤目送段嬰離開,眉頭皺得死緊,他深深地懷疑,段嬰來提祝纓也不是隨意提的,似乎有攛掇著他出手剪掉這個鄭熹羽翼的意思。然而……

段嬰確實說到了他的心坎兒上,就算拋開過往的各種疑點不談,單論“以後”,那他還得再想想!

李澤也有兒子,那孩子雖然跟父親鬧別扭,可是做父親的哪有不為兒子考慮的呢?如果京中可以挪出去一批年輕人,就會有更好的空缺……

…………

段嬰回到家中向段琳匯報:“他心動了。”

段琳輕笑一聲:“他拒絕不了。”

“阿爹,他能行嗎?”

“你看他傻?”

“那、那倒不是。”

段琳低低地說:“愚智只在一線之間呐。近來你要修身養性,功課仍然不要放下。”

“是。”

安排完兒子去見李澤,段琳又恢復了往常的日子,照樣在太常寺裏折騰。又過半月,也不見李澤有什麽本奏上。這是也正常的,祝纓還沒銷假回來應卯,這個時候李澤上本,被踢出京城的也不會是祝纓。

段琳又等了些日子,估摸著祝纓應該快要回來了,他親自登門拜訪了李澤。

一身便服、輕車簡從。

李澤禮貌地接待了他,見面先說:“太常。”

李澤的官位如今並不如段琳,他率先行禮,段琳還了半禮。兩人相讓著進了小花廳,後又移步書房。段琳說話又與段嬰不同,他十分客氣地說:“有事相求。”

李澤道:“太常有何事用得著下官呢?”

段琳道:“為了犬子。他雖得中進士,卻並不得授官,與其空耗歲月,不如以蔭官出仕。我想,讓他到你那裏去。”

李澤是陳相老上司的兒子,面子上還要做得好看些,所以回來之後陳相也給了他些關懷,給他安排進了秘書省做了秘書丞的職務。

李澤仍然猶豫,段琳道:“天下父母之心皆同,李兄也差不多吧?兄弟,現在不太聽我的啦,只好先管一管自己的兒子。”

兩人交換了一個眼色,很快便投契了起來。李澤道:“只怕鄭熹不會放人。”段琳道:“那可由不得他呀。怎麽別的人都能出京,只有祝纓不能?哪怕是鄭熹的親兒子,該出去也得出去。”

李澤道:“要安排妥當才好,既然要放出去,就放遠一點。”

“縣令是親民官,想要做事的年輕人都該出去任一任外任,才知道人間辛苦。”

“萬年縣也是縣。”

段琳道:“所以要遠一點,越遠越好。”這才是他的目的,他本來的計劃就是一面培植勢力在京城重新紮根,一面先剪了鄭熹的黨羽。年輕人出去歷練?京城的年輕人、鄭熹身邊的年輕人可不止一個祝纓啊!

李澤說:“還須一個引子。”

段琳笑道:“沒有耐心是成不了事的,我們可以等,等不到還可以造。”

兩人會心一笑。

……——

被算計的祝纓此時也在笑,受傷之後快兩個月了,她終於可以行動自如了——只是還不能劇烈的運動。

她笑著說:“我終於可以銷假回去了。”

張仙姑還想讓她再歇一個月,祝纓道:“都歇倆月了,是時候出去走走了。”

在別去銷假之前,她還得先去拜訪幾個人。

第一站是鄭府。

她先讓曹昌去投了拜帖,然後便得了鄭熹的召見。

鄭熹見她穿著自己送的衣服,打扮得似模似樣。比起之前,祝纓臉上的笑少。祝纓以前在他的面前有點小孩子似的故意的淘氣,因為要處理許多事務、經常笑得有點禮貌有點假,她骨子裏又有一點傲氣和野性,有時候行事也還有一點點的僵硬,現在這些都看不到了,整個人更加從容,全然是個成年人的樣子了。

鄭熹心道:經歷過生死的人,果然是有些不同的。

他很欣慰,問道:“能回來了?”

祝纓道:“是。”

鄭熹道:“來!”

外面擡上席來,祝纓道:“真要我喝酒?”

鄭熹道:“你?你看著我喝。”

他又沒有給祝纓上酒,祝纓面前放的只是蜜水。祝纓低頭,看著盛蜜水的瓷碗裏倒映出自己的面容,心中一嘆。

鄭熹道:“你好了,該接風,不過不宜現在在我這裏弄得太大。就咱們倆,邊吃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