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說破(第5/6頁)

那管事笑道:“三郎也來了?夠朋友。自家人沒事兒,踩踏傷著了兩個人,又有一個被煙熏著了。”

鄭奕是鄭熹的族弟,他家是勛貴之後,但又不是正支,父祖沒有像鄭侯那樣的本事,但也有一份尚可的家業。他還沒分家,跟父親兄弟們住一塊兒,連主加仆,人口不少。天幹物燥,不幸走了水。

幸運的是跟正□□邊住得不算遠,正支府裏也做人,派了人來幫著救火。虧得主院還算完好,一家人尚能居住,只是有些混亂。仆人的住處燒壞了一些,又有一些存儲被燒掉了,尤其是過冬的炭——要不是燒著了存儲的地方,火也不能猛到祝纓在家都看到了。

鄭侯和鄭熹也派了人去探望,看看有什麽需要幫助的,又留下了些人手幫著鄭奕看院子。

祝纓知道了個大概,就去找鄭奕。鄭奕的精神頭還不錯,還能指揮著仆人搬磚胡亂砌一砌,把完好的院子和燒壞了的地方隔起來。在他的身側,溫嶽到得比祝纓還要早。

看到她來,鄭奕笑道:“怎麽?都知道了啊?”

“十三郎。”

鄭奕道:“你有心了。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祝纓道:“需要什麽應急的東西嗎?”

“嗯?早聽說你是個厲害的人,有什麽能給我的嗎?”鄭奕問。

祝纓笑道:“是十三郎的運氣好趕上了。快臘月了,正準備著大理寺裏大家夥兒過年的東西。又有過冬的柴炭、草料,我想十三郎這裏還是要一些的。還認識一些泥瓦匠人——我造房子時打過交道,活計不錯,十三郎要是信得過,這兩天就讓他們姑且收拾一下府上這些磚瓦。我現在手上有的就這些了,十三郎想要什麽呢?”

溫嶽對鄭奕道:“沒難住他吧?”

鄭奕的嘴張了一陣兒,才說:“怪道七哥……”

溫嶽對祝纓道:“他家能缺什麽?還有公府、侯府呢。只是柴炭都燒沒了,他家人口著實不少,冬天用量太大,一時籌措有些為難,你有心幫忙周轉一下就得啦。”

鄭奕又說:“我還要幾個瓦匠,府裏這些人沒幹過這樣的活計,手腳笨。不用太好的匠人,只要能搭幾間屋子就得。”主人院子沒壞,仆人的居住先暫居著,明春再翻修就行。

祝纓道:“好,我這就去辦。木匠也要兩個?門窗還是要打的。”

“好。”

溫嶽與祝纓一同回去,路上才說:“你才蓋了宅子,手上也不寬裕。”

祝纓道:“我有騰挪的地方。”

她還真是大理寺的大管事。柴炭、草料、種種補貼她手頭都有一堆,稍一挪借也就得了。

溫嶽道:“也別大包大攬的。”

“懂。人家有正經親戚,我與十三郎也不算是密友,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對不對?我就搭把手就行。幹得太多了,就搶人風頭使人尷尬,是非奸即盜了。”

溫嶽笑道:“又促狹了。你這心腸也未免太好了。”

“我心腸可一點兒也不好,也就對周圍的人看著兒。旁人我也管不著。”

兩人閑閑說著,路口分手,祝纓安排了給鄭奕家的東西,又找了之前的匠人,還把傅龍也介紹給了鄭奕。

鄭奕見祝纓配了一個這麽齊的班子,又一次說:“你可真是個厲害的人。”

祝纓道:“都我說婆婆媽媽的。”

鄭奕笑道:“那是他們不懂事兒。”

祝纓一笑。

…………

鄭奕家走水不過是件小事,仆人的房舍在年前也簡易地搭建完了。臘月裏,朝廷上是有一件比較大的事情發生——新太常進京。

原來的太常做了京兆,太常寺就沒了主事的人,有不少場面事兒須得有這麽一個人主持。皇帝調了段嬰他爹段琳進京,擔任太常寺卿。

整個朝廷對這件事情的反應非常的平靜,沒有人跳出來反對,也沒有人陰陽怪氣。包括鄭侯,他握魚竿的手抖都沒抖一下。

段琳今年四十三歲,稱得上是年富力強,長得也是相貌堂堂。都以為是小的來了挨了打,老的也就不遠了。現在是小的還沒被欺負了好引出老的,老的先進京給小的撐腰了!

許多人都照舊過年,等著看段琳來了要幹什麽。

祝纓也不例外,她也認真過起了新年。這是頭一個在“她自己的房子”裏過的年,當時只是完成任務一般建的房子,如今卻別的一種意義了。

曹昌被祝纓放假回去陪父母,曹昌很猶豫,他知道過年的時候有許多事情得仆人做,尤其是男仆,往外投遞帖子得有人吧?祝纓把他趕回家了:“我今年又不用值除夕,初一我自己會去拜年的。”又給了他一些過年的錢和年貨,讓他騎著驢帶回家去。

祝纓新年也沒缺了仆人用,大年初一,金良還是派了自己的小廝來福過來幫忙投帖子。祝纓也沒跟他客氣,給了來福五百錢壓歲錢,讓他跑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