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完成(第4/6頁)

祝纓對他們兩個愈發的禮貌,在車上就將自己要重申規定的事兒講了。陰、董二人略一皺眉,陰郎中道:“誠然!朝廷確有這樣的說法!女官也是官了,不過,科考是先考後授官,事先並不知道所授何職,所以心裏挑肥揀瘦。獄丞是她們自己要來考的,還會棄官不做嗎?”

祝纓道:“以防萬一。她們可還沒見過黑屋大牢呢。”

“唔,也對。”陰郎中說。

董郎中思之再三,覺得這事兒也不值當再去驚動尚書鐘宜叫鐘宜再訓他的。也說:“三郎想的周到。”

不過他倆這會兒又不想沖在前面了,就推祝纓:“你來講吧。什麽時候講呢?”

祝纓道:“等她們寫完卷子吧,來都來了。”

第二日考試,陰、董二人是知道王雲鶴的為人,對王雲鶴也有點敬佩之情,心裏卻又不由有點怵,依舊是忍不住躲。

祝纓也就跟王雲鶴又說了:“您猜,為什麽報考的人這麽多?有人告訴我一件事……”

王雲鶴不動聲色,問道:“你預備怎麽辦?”

祝纓道:“一則是傳聞,一個浪蕩公子,送妹子上京趕考,他自己就到花街見這個世面,說的話未必可信。所以不可點出,也不可追查是哪家人。二則即使是真,也是我們沒有預料到,不好怪罪他人。再者,肯讓女兒讀書的人家,能想到她在婆家過得好一點的人家……唉,已算不得壞人了。所以,就跟上回號脈一樣,咱們悄悄地改了吧。”

王雲鶴笑道:“不錯。”

“那……”

王雲鶴道:“我只是觀摩。”

三天一過,到了見真章的時候了。

與選拔女卒一樣,這些女子也有考過一場就棄考了的,也有考過一天而不考了的。最可惋惜者,有最後一場哭著跑出去的。

這一回就沒有獄卒時那麽好的事了,也不一總計分,須得考滿全場才能夠計入。最後得了四十一人的考卷。

祝纓雖把棄考人的卷子都看一遍,倒也覺得:走就走吧,並無驚才絕艷之人。

她自己的文字雖然不夠華麗優美,勝在見過鄭、裴、王、劉諸人,達不到這個標準而想讓她去設法安置挽留,那也是不可能的。她們或許有苦衷,或許有意外,卻又不是祝纓現在想管的了。

四十一人的考卷,每人考了三天,虧得卷子上的題目不多且不難,他們三個人又花了十天才批完、爭吵完。

陰、董二位初心不改,對堅持到最後的四位官員家的女兒表現出了明顯的偏心。他們終於弄明白了,這四個人,人人有自己的理由。譬如武相,她要奉養老母,那就占個“孝”字。譬如另一位吉三娘,她是望門寡,不肯再嫁,又因婆家娘家都不算太富裕,就來自己養活自己,算占個“貞”。

又有一個外地商人家的女孩子,名字叫柴乙寧,她是次女,家中是有錢,所以請得起先生,看衣著打扮就與別人不太一樣。這個女孩子竟然是更合陰、董二人的審美。

此外也有一些平民家的女子,說是平民,也夠她讀詩書的。祝纓本人更喜歡一個叫崔佳成的寡婦,因為她的卷面十分整潔,題目答得也不差。

大理寺主導的考核,總不能不給大理寺的面子,祝纓看中的人,那得給一個名額,陰、董二位則猶豫著剩下的一個名字。

祝纓道:“二位,咱們還有件事沒對她們講呢。講完了,她們或許再有別的打算而不願意做官的呢?不如先把這等第排出來。到時候再依次錄用。且還有句不該明說的話——二位也不必過於惋惜,京兆府這兒,不是還有一場嗎?”

陰、董二人都笑道:“不錯!”

陰郎中終於角落裏揀起了一點厚道之心,說:“只是不知道要如何宣布?三郎你,可要為難了呀。”

祝纓笑道:“二位與我同寫個公文,署個名上報就行,別的也不令二位為難,如何?”

董郎中馬上說:“好。”說完又覺得自己答得太快,老臉一紅。

祝纓似無所覺,道:“那我就不知天高地厚一次,出頭去了。”

…………

他們先不去公布名次,而是將所有人召集起來,除了沒有任何親屬的,都要或有父母或有兄弟或有丈夫陪同,一同到京兆府的場地上。

王雲鶴還是便服列席,他要看一看祝纓會怎麽做。

祝纓與陰、董二人示意,然後就站了出來,先自我介紹是主考官。然後說:“諸位都是飽讀詩書之人,當知‘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王雲鶴一點頭。

祝纓又說:“女官畢竟昔日不曾有,故而要重申幾件事!一、凡朝廷約束官員之律令,同樣約束女官。二、女官又有特殊之處,故陛下命我等又詳定條目,於今再次申明。三、大理寺之獄丞,也是獄丞,也是要看守監獄的。若有自認怕黑或體弱而不能居於陋室者,我就不讓她再進一次黑屋考試白白受一回驚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