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同路(第2/5頁)

陳萌出了一口氣,他知道不該在外家陷得太深,然而親表妹失蹤又不同於別的事情:“冠群要是給了你,我如今也不用這般操心了。”陳萌嘆道。

祝纓道:“現在別說這個話了,方便現在安排我去庵堂看一看麽?”

陳萌道:“好!我帶你去。”

張仙姑聽了半晌,才說:“哎喲,等一下!找著了你們要怎麽辦呐?送回去還不得給打死?”

陳萌看祝纓的面子上,道:“我會看著的。”

張仙姑看他的樣子,不敢再說話,對祝纓道:“那你早去早回。”

………………

陳萌是騎馬來的,他的心腹仆人牽著馬在巷口等著,見了二人作個揖:“大郎。”

陳萌道:“先去庵堂。”

祝纓又沒有馬,那仆人道:“小郎君要是不嫌棄,小人也是騎馬來的。”

祝纓也擔心花姐,便不推辭。

庵堂就在京城裏,據說是馮夫人祖上一位篤信佛教的先人舍了一座宅子改建而成的,庵內、庵後一片花樹青竹,既清靜又不淒涼荒蕪。現在庵堂大門掩著,陳萌道:“已叫她們閉門謝客了,你進去,想問什麽只管問。”

祝纓進了庵堂一看,裏面十分整潔,一個四十來歲的尼姑帶著幾個小尼姑,個個臉上都沒了喜色。陳萌對她們道:“問什麽就答什麽。”

祝纓道:“她們是怎麽來的,都說了什麽?做了什麽?歇在哪裏?”

尼姑們說的與陳萌說的也差不多,因為陳萌知道的,也是從這些人口中審出來的。祝纓聽了她們講的一步一步,並無漏洞。便要去花姐休息的屋子與發現梯子的墻邊看一看。

屋子裏也十分幹凈,老尼道:“娘子們的東西不好留在這裏,都拿走了。”

陳萌也證實了:“已經清點了,又問了伺候的人,說是帶來金子、幾十兩銀子還有幾百錢。她在家裏留了二百銀子,衣裳只少了隨身的幾件,首飾也少了些……”

祝纓一一聽了,肚裏盤算著:留下的都是要麽太大、要麽太笨重,衣裳留下了顯眼的、不方便活動的。這是花姐有準備的,不是被強盜劫走了的。

接著便不用尼姑們帶路,她自己一邊看著地、時不時擡頭看看周圍,一氣走到了墻根邊兒上。那裏是一片微濕的泥地,墻根不遠處一株桂花樹、幾竿竹子,墻根底下有些淩亂的腳印,祝纓問道:“梯子呢?”

老尼忙說:“撤了。”

“拿到這裏來我看!”

陳萌知道她有這個本事,忙催著辦了。祝纓擺弄了梯子,又攀上去看墻頭。回來再往庵堂上下轉了幾轉,問:“度牒舍給哪個了?拿來我看。”

兩個尼姑上前,一個年長,一個年幼,年長的智長那個好有三十歲,卻總拿不到度牒,年幼智圓那個是被父母賣給尼姑的。祝纓打開度牒看了上面寫的日期,都是同一天,墨跡也很新,皆是八月初十日。

祝纓點點頭,對陳萌道:“大公子,咱們走吧。”

陳萌在庵堂裏不說話,出來才低聲問:“如何?”

祝纓道:“亦喜亦憂。”她不對陳萌解釋自己是怎麽看出來的,只說了自己的結論:“是自己一個人,帶著些家私走了的。我還要到墻外頭看一看。”

陳萌道:“我與你同去。”

祝纓看了他一眼,陳萌苦笑道:“怎麽?我就不能對自己表妹上點心?”

祝纓道:“大公子肯幫著大姐我當然是高興的,只是大公子這麽留意外家,恐怕……”

陳萌道:“你要生在詩禮之家,前途必是比我好的。”

“啊?”

“走吧,看看去。”

在墻外看了一陣兒,陳萌亦步亦趨,看祝纓往外走到了大街上才住了腳,問道:“她走這條路的?我和舅舅都使人問過了,說沒有見過一個小娘子出來,也不曾見過尼姑出來。”

祝纓道:“她要走,當然不能叫人看見了。庵堂裏的尼姑也太勤快了,打掃得不剩什麽痕跡了。說不得,只好暗中廣撒網了,我這些日子也四處走走,我認得她的身形,萬一碰上了呢?”

陳萌道:“也好。”

祝纓又問:“且慢,府裏她的房裏可有什麽痕跡麽?有書信沒有?方便看一看麽?”

陳萌道:“書信尚未聽說,你想進她家看?卻是難了,哪家肯叫人去看閨房?這樣吧,我去打聽一下,有什麽消息再告訴你。你也略上上心。”

兩人於是分手,祝纓回家就被張仙姑一把扯住:“老三啊!這是怎麽一回事兒?我是你娘,你有事兒得跟我講啊!花姐人不錯啊!咱們能幫就幫,我也不會要害她的。況且知根知底的,就要她來咱們家,我也是願意的。”

祝纓哭笑不得:“娘,你想到哪裏去了?我並不知道花姐的去向,你聽著大公子的話了,千萬別說人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