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初審(第4/6頁)

祝纓亮了亮手裏帶飯的小竹籃子,又彎腰從擔子裏撈出兩貫錢來:“有吃的,有錢的。”

張仙姑道:“這是哪裏來的?”祝纓出門的時候沒帶這些呀!

祝纓道:“正經買賣。裏面還有一貫,你們拿去再買點肉回來吃吧。”

…………——

陸超把祝纓送到皇城門外,說:“進去吧。”

祝纓放了一貫錢在他的車上,說:“好。你也餓了吧?快去吃早飯吧。”

也不等陸超推辭,她就進了皇城,驗了腰牌,去大理寺應卯去了。

大理寺眾人並不知道她這一天都幹了些什麽,左評事見她來了,問道:“賜下的粽子還合口嗎?”

祝纓笑道:“家父說實在小巧,不舍得吃,吃的是家母自己包的。”

王評事也湊了上來,幾個評事一起說起了粽子的種類以及各地的不同來。來京城做官的人,天南地北的都有,有的地方人多些、有的地方人少些,卻是能湊不少不同的風俗。一幹人等聊了一陣兒,祝纓摸出她常帶的小竹籃子,從裏面拖出油餅來吃。她這回買得多,要給眾人分。

王評事等人三個人才分了一個嘗味道,祝纓已經炫了三個油餅下肚了,又在敲一只粽子鍋裏煮出來的大鵝蛋。

王評事十分羨慕地說:“年輕真好啊,能吃得動。到了我這個年紀,眼饞肚子飽嘍!”

太常寺的楊六又過來了:“哎!聽說了沒有?京兆府出大事了!”

左評事道:“怎麽可能呢?京兆王大人是很有本事的人,如今街面上比去年好得不知道有多少!”

楊六道:“真的!就在節前,新豐縣那兒,械鬥!兩家人家,本是親家,結果小媳婦兒死了,娘家不饒,婆家也硬氣,兩下打了起來!你們昨天沒覺得街上的差役少了一些嗎?前天晚上,王大人連夜抽調了人手去新豐縣的!哎喲,也不知道現在回不回得來。嘖!你們說,這案子,不小了吧?”

左評事道:“要看打成什麽樣、怎麽收場了,王大人或許無礙,新豐縣恐怕要過不去了。”

楊六道:“哎,那邊兒快散朝了,我再去打聽打聽。”

等他走了,評事們又是一通的議論,他們畢竟是大理寺的官員,聊完了這案子的後果之後,多少說了兩句案情。王評事道:“多半是婆家不占理。”左評事道:“一條人命,有理也是沒理了。”評事們都是見多識廣的,也與祝纓、王雲鶴一樣,並不輕易就下結論說哪個是好、哪個是壞。

在這個時候,祝纓才說:“姑娘是個好人,至少不那麽壞。”

左評事奇道:“你怎麽知道的?”

祝纓道:“她有個姨母,嫁給了鄭侯府上田莊的管事。”

“哄”一聲,評事們議論開了。又問祝纓是怎麽知道的,又問鄭熹知不知道這件事等等。

祝纓道:“咱們等王京兆判案就是了。哎,我想請示能不能去看看王京兆斷案,你們說,能成嗎?”

左評事想了一下,說:“你的話,興許能成。不過你得跟他們說個理由。”

祝纓笑道:“好!”

王評事道:“你別不當回事兒,別一頭紮到鄭大人那兒!先跟胡大人說去。”胡大人是大理正,位置在正卿、少卿之下,與另一個大理正並列大理寺第四號人物。日常正卿、少卿不在的時候,就是他在主持。鄭、裴、冷三人如今各有官司,也是胡大人維持著大理寺的日常運轉。

不過他是從五品,與這群從八品們差著好些級,等閑也不是評事們能巴結得上的。

祝纓跑去找他的時候,他正在頭疼。新豐縣的事兒胡大人也知道了,這是個大案子,胡大人很緊張。械鬥,鄉間常有、不算大事,可別家械鬥沒有在京兆轄內打這麽大的!這就是個大事了!

又有人命的官司夾在裏面,京兆連夜派人去彈壓。最終,這個案子必然要大理寺再給它核一個。

怎麽寫評語啊?!!!

胡大人揪掉了三根胡須。

京兆尹是王雲鶴,他審案子不容易出紕漏,可是,大理寺不能給京兆寺打順風旗拍馬屁吧?不能就寫著:王京兆真是青天!判得好!我也覺得這樣!

他敢這麽寫,鄭熹能讓他去看牢房大門!

當然也是讓他故意挑刺,他挑刺,就得跟王雲鶴對上,那他肯定懟不過王雲鶴。同時,他得在同意的同時還有點“自己的見解”。

祝纓過來,見他有點急躁的樣子,又停下了腳步,胡大人問道:“什麽事?有話就說,不要畏畏縮縮的。”

祝纓道:“那個,想跟您請個假。”

胡大人笑笑,心道:小年輕,終於知道輕重了。問道:“什麽事請假?”

祝纓就說了,聽說了有個案子,想去京兆府那裏旁聽一下:“下官還不曾親自見識過這樣的大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