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完了(第2/5頁)

有道德的人譴責陳二公子不顧人倫,愛熱鬧的猜著裏面還有沒有隱情,算是為緊張的生活添了一點娛樂。

人們一陣陣的說“青天”,誇贊鄭熹斷得明白,幹得漂亮。

陳萌哭倒在兩位欽差面前。

張仙姑死死拽著女兒的袖子,低聲說:“這下好了,這下好了。”

祝三答應著,說:“咱們也得收拾收拾,準備接爹回家養傷。”

“哎。”

本地神棍挨的板子多少不等,德高望重那位中人,判了四十,最輕的也有二十的,朱神漢也從中分到了三十大板。他們之前已經挨過多少不等的板子了,運氣好的只挨過一頓輕的,運氣差點挨得多些,總體比京城的“妖道”們好不少。朱神漢一直就是個普通人,運氣也很普通,從頭到尾,他既沒有能不挨打,也不是挨得最多最重的。

中不溜混著。

到現在,能放走已是萬幸了!這些神棍多少能猜到一些,找他們的,平常能有什麽事?一是祈福(包括求子),二是消災,三就是害人唄。三分之一的概率,是吧?不過大家都有志一同地喊冤,反正也確實沒人直接找到他們讓他們作法害人。

人人心裏都下個決心:下回一定不這麽幹了,必得弄個明白再幹!

張仙姑裝瞎,看不著什麽樣子,祝三卻有盤算,這一頓打下來還有點時間,她拽著張仙姑離開了人群。張仙姑道:“你怎麽走了?咱們等他挨完了打,架他回去!”

祝三道:“扒了衣服打,且得打一陣兒呢,趕緊的,趁這會兒去藥鋪買點棒瘡藥!晚了再漲價!還有,接回來睡哪兒呢?咱們仨擠一張床也擠不下呀!腿腳快著些,辦完這些再來接人也來得及!頂好能弄個板車推他回去。”

…………

張仙姑是個麻利的人,聽祝三一說就知道這樣最好,聽兩邊人聲少了,知道轉入小巷,一把將臉上的黑布扯下:“行了,接到你爹,我也不用再這麽裝了!”裝瞎是為了改裝,怕被官府拿了。現在還怕什麽?

一邊走一邊罵:“既然與咱們沒幹系,頭先拿咱們幹嘛?”

祝三此時心情還好,解釋道:“怕是幾夥人神仙打架呢!府衙、鐘欽差,現在這個鄭欽差,一人一個主意。”

張仙姑又誇了鄭熹幾句:“後頭這個欽差好!又不多事,又明白事理!回來給他上炷香!要是能少打那個老東西幾板子就好了!”時至今日,能打個幾板子之後放人,在她這裏就是個好人了。

祝三道:“到了。”

她識得道路,找了兩家藥鋪,才買齊藥材。除了棒瘡藥,又買了點去火的藥,藥鋪裏幾乎沒人,連郎中都去看熱鬧了,只留個小學徒看門。還問她們:“不等師父回來把把脈嗎?你們什麽症候呀?”

張仙姑道:“挨了打,上火。”要不是朱神漢這一頓板子挨得不少,且附近不熟,她甚至想省點去火藥材的錢,自己出去隨便挖一點了。

神棍家麽,簡單的藥理也略懂一點,不過比起藥鋪正經的君臣調和的藥方,那是萬萬不如的。

祝三又問藥鋪有沒有什麽破爛門板之類,得到了扇底下爛了兩寸的爛門板,又付了十文錢。張仙姑問:“你買這個做甚?不如直接買柴!”這玩兒當柴禾燒還要劈。祝三道:“今晚我睡這個!”她估摸著,朱神漢這一頓打挨完,怕是得養幾天才行,一時半會兒還不能離開這裏。

回來把藥和破門板往租來的房子裏一扔,再跑去衙門前接人。祝三留意著,圍觀衙門前判罰行刑的人群外圍,有不少板車,上面站滿了看熱鬧的人。祝三揀了一輛看著比較新的,問這是誰的。向這人講定,等看完了熱鬧,用他的板車一陣兒,付他二十文錢。

於是他和張仙姑也就得到了站到板車上的資格。

那邊板子也打得差不多了,朱神漢已經挨完了,被扔到一邊,身上胡亂蓋了件衣服。那位德高望重還在挨打,不過也不差幾板子了。祝三估摸著,再過一陣兒,全部打完,鄭熹等人再說幾句場面話,也這事兒也就結束了。然後把朱神漢拖回養傷,趁他養傷的時間重新規劃一下以後的生活。

她這兒想得很好,不料情勢突變!

眼見得所有人的板子都打完,鄭熹說了幾句以後要遵紀守法的場面話,下令把關押的神棍家屬們押過來,一並開釋。然後又對沈瑛說:“差不多啦,我有件事要他們本地的人去辦,不如將令外甥女的事兒叫他們一並尋來,他們地頭熟。他們辦著,咱們去看看知府的傷勢,探完病回來也許人就在你面前了呢。令外甥女有什麽表記沒有?”

沈瑛微有驚喜:“還是七郎想得周到!”

鄭熹正要客套幾句,一個差役跑進來:“不、不、不好了!欽、欽差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