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尾聲:東宮之爭(二)(第2/3頁)

說罷,他將手中奏疏遞給了一旁的內侍,隨後,內侍捧著奏疏往下傳遞,於是,俞士悅這才真正看到了這份奏疏的詳細內容。

當然,和他之前得到的消息,並沒有什麽不同,更重要的是,奏疏最後的那幾個字,讓他一陣陣的心頭冒火。

臣詹事府少詹事領大理寺少卿事徐有貞奏!

不錯,事實上,這才是讓俞士悅這次反應這麽大的原因,朝堂上對太子的攻訐並不少,雖然說,沒有像這份奏疏這麽直白的,但是,拿南宮之事做文章的也有。

而之所以這次俞士悅如此憤怒,最大的原因就在於,這次上奏的人,是徐有貞!

朝堂之上,站隊並不稀奇,但是,在廢立儲君的這件事情上,別人都可以站隊,唯獨東宮的人不行。

徐有貞雖然不是俞士悅一手提拔起來的,但是,他畢竟是東宮的官屬,他堂而皇之的上奏彈劾太子,而且,用的是這種不孝不義的罪名,用心簡直是險惡之極。

更重要的是,作為東宮的屬官,他都這樣指責太子,那麽,其他朝中的官員又會如何看待此事呢?

雖然說,這明顯是徐有貞背信棄義,眼瞧著東宮搖搖欲墜便另投他主,可這並不妨礙朝中的廢儲派會借此大做文章。

俞士悅可以想象,這道奏疏一出,他們不僅會繼續渲染南宮一事,而且還會借題發揮,指責太子無德無行,連東宮的屬官都無法管束,更不要談日後統禦朝局了。

毫不誇張的說,徐有貞的背叛,無疑對於現在本就已經十分艱難的東宮來說,是雪上加霜。

沉默著將奏疏轉遞出去,片刻之後,眾人皆已看完,等到內侍重新將奏疏收回,眾人也都差不多整理好了思緒,已經準備好要開口說話。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將奏疏重新放回禦案之後,天子卻並沒有開口詢問他們,反而是轉向了一旁的太子,問道。

“太子,徐有貞彈劾你無君無父,不孝不義,你可有什麽話要說?”

於是,殿中所有人的目光都匯聚在了朱見深的身上,不過,和之前相比,這位太子殿下顯然對這樣的場面已經見怪不怪,並沒有任何的緊張之色。

沉默片刻,只見他邁步上前,拱手道。

“徐有貞本東宮屬官,有此奏議,可見侄臣德行未修,群臣失望,難當儲君之責,故而,侄臣懇請陛下,廢黜侄臣太子之位,另擇嫡長賢良之皇子,以承繼大統,綿延江山。”

“殿下……”

話音落下,在場眾人頓時大驚失色,俞士悅更是忍不住上前一步,驚呼出聲。

要知道,時至今日,雖然說朝中上下已經圍繞著東宮一事爭鬥了許久,但是,哪怕是徐有貞的這份奏疏當中,也只是彈劾太子德行有缺,並沒有將一切挑明,直接了當的說出應當廢黜太子。

但是,朱見深這話一出,無疑是將一切都擺在了明面上,這是在場的一眾大臣都沒有預料到的。

不過,相對於底下的幾個大臣,面對朱見深的這番話,朱祁鈺倒是平靜的很,只是靜靜的看著朱見深,一言不發。

前世今生加起來兩輩子的經歷,讓朱祁鈺對於人心中的想法,都能洞若觀火,正因如此,他此刻的心情才越發顯得復雜。

雖然說,如今的朱見深才剛滿十歲,但是,多年的東宮生涯,尤其是經歷了南宮之變這樣的大變故和這一年多朝堂上下的明爭暗鬥,無疑讓他已經擁有了不屬於這個年紀的成熟和心計。

剛剛朱見深的這一番話,其實可以從兩個方向來考量,可以解釋為,他對於自己的處境早有了解,所以,借著這個機會,他來提出廢黜之事,也算給雙方一個體面。

但是,同樣的也可以解釋為,朱見深這是在拿廢黜之事來試探朱祁鈺的底線,說白了,這就是說的反話,要知道,朱祁鈺問的是,朱見深如何看待徐有貞扣給他的罪名,但是,朱見深答的卻是徐有貞彈劾他的這件事。

二者看似相同,但是實則大不相同,前者是給朱見深一個機會,再解釋一次南宮之變中他的選擇,而後者……細品一下朱見深的說法便可明白……

“……徐有貞本東宮屬官,有此奏議,可見侄臣德行未修,群臣失望,難當儲君之責……”

言下之意,連徐有貞這個東宮屬官都已經做出了這樣的事,那他朱見深就算是再繼續掙紮,又有什麽用呢?

話未說透,但是用意已明。

朱祁鈺不由重重的嘆了口氣,這般沉默,倒是讓在場的一眾大臣有些摸不著頭腦。

但是,盡管如此,他們卻沒有人敢開口說話,因為直覺告訴他們,這個時候,最好還是保持沉默的好。

然而,讓他們都沒有想到的是,當天子再度開口的時候,卻問了一句讓所有人都出乎意料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