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商稅

說白了,今天將王越和余子俊兩個人叫過來,既是臨行前的囑托,也是要再次考校一番他們的能力,既是考校,自然要公平,不能厚此薄彼。

剛剛王越先開口回答,其實已經是給了余子俊更多的時間來組織思路,若是緊接著就點評王越的回答,然後再讓余子俊說的話,那麽,便算是太讓後者占便宜了。

所以理所當然的,對於王越的回答,天子什麽都不說,而是繼續等著余子俊的答案。

應該說,王越的表現,的確舒緩了余子俊的壓力,他再開口時,明顯沒有剛剛那麽緊張了。

“陛下,臣以為,開展海貿,除了是為沿海百姓安居,亦是為朝廷再開財源!”

這話說的簡單,但是卻直白,而且,很符合余子俊從入仕以來,就待在戶部的經歷。

應該說,有互市的先例在,朝堂之上,有不少人都能猜的出來,海貿,更直白地說,開海就是為了擴大朝廷的財源。

但是,明面上敢說出來的人卻不多,可恰恰是這一點,在開海當中才是最重要的。

話開了頭,余子俊的緊張也略有緩解,繼續開口,道。

“如今朝中對於海貿之事,多以鄭和下西洋為鑒,覺得要興建碼頭,驛館,他國來使需有賞賜,必會入不敷出。”

“但是,依臣看來,海貿之事理當對應的,乃是前宋時的海上貿易,臣在戶部,曾經查閱過許多典籍,北宋之時,僅泉州,廣州兩處市舶司往來商稅,便可占到其賦稅收入的一成左右,這當中還不包括官營的貿易帶來的利潤。”

“海貿若能打開,朝廷財政窘迫的狀況,必然會大幅緩解,近年以來,各處災情嚴重,朝廷捉襟見肘,若是長此以往,勢必會加重賦於百姓,因此,相較於加賦,若能打開海貿,無論對於百姓還是朝廷,都更有好處。”

這番表達也算是清晰,但是,相對於剛剛王越說完之後,殿中輕松一些的氣氛,余子俊話音落下之後,殿中的氛圍,卻頗有幾分古怪。

不得不說,這余子俊,和王越相比,還是有差距的,單就剛剛的兩番表述而言,王越明顯要更成熟,更加懂得官場上的規則。

相較之下,余子俊就顯得有些青澀,說話也更加直白,但是官場上很多時候,需要的恰恰不是直白,而是婉轉和虛飾。

單就內容而言,他們兩個人說的,雖然各有側重點,可其實也差不太多,王越偏向於認為,開海的目的,是為了消弭倭寇的隱患,通過貿易帶來的利潤,讓百姓真正安居樂業,余子俊則更能從大局出發,認為開海可以擴大財源,讓朝廷財政困難緩解,進而在處理各項賑災事宜時,更能遊刃有余。

這兩種觀點,都沒有錯,問題在於他們的表達上。

王越在敘述自己的觀點時,前半段說沿海一帶的現狀,後半段大部分都在誇贊皇帝為了解決問題而做出的努力,只有最後的一句話,才淺淺的點出了自己的核心觀點,既做到了言之有物,又巧妙的規避了很多可能出現的問題。

反觀余子俊,這年輕人就有些過分實誠了,基本將朝廷給開海蒙上的那層皮給扯掉了不說,通篇有一半的內容,都在描述具體的觀點,雖然說最終也繞回到了家國百姓的身上,可在官場上,說話太直白,是很容易被人抓住話柄攻擊的。

由此便可看出,余子俊還是歷練的不夠,因此,聽了他的話,之後,不少大臣,都看向了一旁的沈翼,不過,讓人意外的是,沈翼的臉色倒是沒有什麽變化,好似是對於余子俊所犯的錯誤,壓根沒有絲毫的在意一般。

不過,沈翼穩得住,可余子俊畢竟是朝堂新手,額頭上的汗一下子就冒出來了,他雖然是初入朝堂,但是察言觀色的本領還是有些的,看這些老大人的神色,他就意識到自己可能說錯話了,立刻將求助的目光看向沈翼,眼瞧著後者遞給他一個安心的眼神,才稍稍定下心神。

而所幸的是,天子也並沒有如預想中生怒,反而微笑著點了點頭,道。

“二位卿家所言,都有道理,尤其是余卿家,此言倒是頗有幾分見地。”

嗯?!

這句話一出,在場的一眾大臣頓時面面相覷。

他們沒聽錯吧?

天子這話的意思是,在王越和余子俊之間,他老人家更滿意余子俊的說法?

再看一旁的沈翼,後者仍舊是一副波瀾不驚的樣子,這愈發讓在場的重任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不過,這個時候,天子卻又改了方向,並沒有繼續說余子俊,而是對著王越問道。

“王越,你剛剛說,開放海貿,是許百姓經商之利,讓百姓安居樂業,可是,朕沒記錯的話,戶部所上的奏疏,是仿效互市,由皇莊代理海貿,同各國進行往來,那這百姓經商之利,從何而來呢?難不成,你打算違背海禁,開民間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