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推遲京察?

“吏部請京察的奏疏,朕已經看過了,不過,關於京察的章程,朕上次和諸卿提過,不知諸卿如今可有什麽想法?”

果不其然,安排好賑災的事情以後,緊接著,天子的目光,便看向了其他的幾人,開口問道。

其實,這並不算意外,自從上次京師地震以來,欽天監發出警示,數年之內,會接連有大災發生。

當時,這個說法只在上層流傳,很多的大臣都對此不以為然,覺得這是妖言惑眾。

但是,隨著後來,這個說法流傳出去,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欽天監所言的,很有可能是真的。

從去年的旱災,到今年的雪災,旱災,讓朝中的許多大臣都開始考慮,一旦欽天監所言不虛,接下來的幾年,仍舊是大災之年,那麽應該如何應對。

這也是朝中很多大臣,一直都在上奏,要求停罷一切不急的工程和戰事,休養生息的原因所在。

這是長久以來驗證過的,行之有效的辦法。

開源節流之所以能夠並列,是因為二者大多數時候,都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不管是寅吃卯糧,還是節衣縮食,總歸,這裏省一點,那裏省一點,基本都是能夠省出來的,畢竟,再大的災情,也就是部分地方而已,絕不可能出現整個大明都顆粒無收的狀況。

只要戶部能夠扛得住壓力,朝廷能夠不大興土木,再大的災情,也是能夠渡過去的。

但是,顯然,天子對這種解決辦法並不滿意,既然節流不行,那麽,就只能開源。

就目前的狀況來看,皇帝是盯上了朝中的這些大臣了……

在場眾人看了看一旁的王文,卻發現這位老大人,這回眼觀鼻鼻觀心,並沒有要出頭的意思。

反倒是戶部的沈尚書,神色略顯糾結,隨後,開口道。

“陛下,臣以為自古朝政之大,莫重於吏治,吏治清明,則朝廷安順,吏治不寧,則社稷敗壞,京察本就是為了考核官吏所設,自當有整頓吏治之效,此前大計之時,吏部牽頭,刑部,都察院協理,果有成效,此次京察,亦可效仿。”

此言一出,倒是讓眾人有些意外。

倒不是沈翼說了什麽新鮮的話,而是,這個提議,竟然是從沈翼這麽一個向來對執掌之外的事閉口不言的大臣嘴裏說出來,著實是有些不尋常。

再看王文,臉色卻是頗為復雜,隨即,天子開口問道。

“吏部覺得如何?”

“回陛下,臣覺得沈尚書所言有理。”

就這麽一句話,王文便沒了下文。

見此狀況,內閣的兩位大臣,頓時有些坐不住了,在場的這幾個人,沈翼和王文都表達了贊成的態度,金濂雖然沒有開口,但是,這件事情明顯對刑部有利,不出意外的話,金濂也不會反對,他們要是再不開口,恐怕這件事情,就這麽波瀾不驚的就通過了。

但是可別忘了,去年大計,朝廷上下可是抓了不少的官員,這要是在京察再整一次,如何了得?

當下,張敏先開口,道。

“陛下,澄清吏治固然是好事,但朝廷如今正是用人之際,如此大動幹戈,恐怕會讓朝廷上下人心惶惶。”

隨後,俞士悅也跟著道。

“不錯,陛下,如今各地災情嚴重,以臣之見,應當以全力賑災為主,若是此刻整頓吏治,必會影響各地賑災,還請陛下三思。”

二人的態度倒是頗為一致,見此狀況,一旁的金濂開口,道。

“二位恐怕有所不知,陛下之所以要在此次京察整頓吏治,其實正是因為,去年大計當中,有不少官員供稱,他們曾對朝中諸多官員有賄賂之舉,另有多樁不法之事,也牽連到朝中的部分官員,故而,陛下才想要借京察將這些案件一並處理,並非要大動幹戈。”

這話一出,張敏二人意外之余,心中卻也一沉。

果然,刑部也是這個態度。

這個時候,天子也開口道。

“諸卿之意,朕已知曉,不論是賑災還是朝政,朝廷固然需要用人,可也不能因此,讓罔顧法度之輩逍遙法外。”

見此狀況,張敏眉頭緊皺,正欲開口,卻見天子又道。

“不過,內閣二位先生所言,也並非沒有道理,所以,朕和天官商議過之後,打算暫時將京察延後半年。”

延後?

這下,不僅是內閣兩人,就連沈翼和金濂,都感到有些意外,只有王文,一副老神在在的樣子。

一般情況下來說,京察是從五月或者六月開始,直到年底為止,從各個方面,考核京畿管轄的上下官員。

且不說為何要延後,單說這個時間,就很耐人尋味,為什麽是半年?

要知道,京察之所以從年中開始,一是因為,吏部需要提前半年,進行各項準備工作,二是因為,年尾將當年的政務處理完畢,一直都是慣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