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動蕩之因

這個問題,倒是讓張輗有些始料未及。

上次的時候,太上皇的確提過要見徐有貞,不過,當時他以為,太上皇只不過是臨時起意而已,卻沒想到,他老人家竟然還真的上了心。

按下心中的疑惑,張輗恭敬道。

“回陛下,臣上次回去之後,已經在想辦法安排此事,不過,南宮如今附近皆有錦衣衛值守,臣等倒是無妨,但是,徐學士畢竟是文臣,明面上又無南宮素無關聯,所以,想要避過錦衣衛的把守,把人帶進宮裏來,需要費些時間,請陛下放心,臣一定盡快安排。”

朝堂之上,隱於波濤之下的東西,永遠比展露出來的要多得多。

嚴格意義上來說,如今板上釘釘的太上皇一黨,就只有英國公府和成國公府兩家,前者為了迎回太上皇,甚至折進去了一個張軏,後者則是托太上皇的福,才能拿回爵位,自然而然的,也就被劃到了太上皇一黨的範疇當中。

除了他們之外,像是朱鑒,陳懋,乃至是焦敬等人,都只能算是半個太上皇黨羽,不管他們私底下如何,但是至少在朝堂上,他們並沒有明明白白的表示出自己的立場,嚴格意義上來說,朱鑒算是在朝堂上活躍最多的,但是,他的大多數舉動,都是為了維護太子,僅是如此,便將他劃為太上皇一黨,未免太過牽強。

至於陳懋等人,或可算是曾聽聖母皇太後差遣的人,但是,也並不能直接算到太上皇的頭上。

更不要提,徐有貞這個右春坊大學士,雖然早就暗中投效,可實際在諸多朝事上,都並不曾有所傾向。

當然,這和徐有貞的品級不夠也有關系,但是總的來說,至少如今的朝堂之上,還沒有人覺得,徐有貞屬於太上皇一黨。

這種情況之下,想要將他帶進南宮,並不容易,這也是張輗一直沒有把此事辦好的原因所在。

不過,讓他有些意外的是,對於這個顧慮,太上皇卻顯得並不在意,道。

“來拜見朕又不是什麽見不得人的事,朕雖不預政事,但是,召見幾個大臣談談詩文,詢問一下太子近來的學業,也不犯什麽忌諱,不大張旗鼓,是不想引人注目,但是,倒也不必如此遮掩,反倒徒惹猜忌,過上兩日,你將他帶來便是。”

這……

張輗一時有些猶豫,道理上來說,的確是如此,至少眼下來說,皇帝並沒有禁止太上皇召見大臣,也不可能真的下這樣的禁令,但是,自從太上皇歸朝之後,這一點,卻幾乎是朝堂上的共識,除了必要的節慶儀典之外,很少有人會到南宮拜見,這個規矩,已經成了朝堂上心照不宣的潛規則。

不過,太上皇既然都這麽說了,張輗也不好再多說什麽,只得拱了拱手,道。

“臣遵旨。”

畢竟是南宮,雖然明面上並沒有禁令,但是,多呆終究不妥,因此,張輗答應下來之後,很快就告退而去。

不過,看著張輗離去的背影,朱祁鎮的臉上,卻是浮起一抹玩味的笑容,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一旁的其木格見此狀況,輕聲道。

“看來,這位徐大人當真是個謀略過人的大臣,竟值得陛下如此惦念……”

“謀略過人?”

朱祁鎮的臉色有些古怪,端起手邊的茶盞飲了一口,淡淡的道。

“或許如此吧,不過,朕之所以想見他,是因為心中隱隱有種預感,這個人,能夠解開朕的許多疑惑,希望,他能不讓朕失望吧……”

這話似是在回答,又似是在自言自語,燭火搖動中,其木格擡頭瞧見朱祁鎮的神色晦暗難明,卻不知道這顆曾經的帝王之心,到底在想些什麽。

……

與此同時,於府門前,也迎來了一位久違的客人。

內閣次輔俞士悅!

自從於謙下獄,整個於府也陷入了動蕩不安當中,所幸的是,於冕雖然一同被捕入獄,可於謙還有一個養子於康,勉強能夠支撐的起大局。

不過這段日子下來,各處奔波想法子,於康的臉上,也盡是疲憊之色,俞士悅下了轎子,便看見於康這副樣子,心中不由一嘆,看來這些日子,於家的日子確實不好過。

其實,這並不是什麽稀罕的事,朝堂之上,逢高踩低是常事,於謙在朝中,看似是繁花似錦,但是實則在俞士悅看來,他的處境始終十分危險。

朝堂之上,功勞,資歷,權勢固然緊要,但更緊要的,卻是聖心在否,這也是俞士悅一直在勸於謙懷柔低調的原因所在。

他能夠理解於謙對聖君的期待,但是,他更明白的一點就是,如今的朝堂如此平和,群臣之間雖然暗流湧動,可始終僅僅停留在暗處,最大的原因,就是有天子在平衡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