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二章:陛下真是個菩薩

最初開口之時,王誠還有幾分緊張,但是,隨著後頭的話慢慢說開之後,也便從容了許多。

不過,他越往後說,諸王便越覺得驚奇。

他們的王府當中也有不少田莊,其中主體的部分,也是朝廷的賜田,但是,這些賜田基本不可能是連成一片的。

這並不難理解,藩王的封地通常都在豐腴之地,所以,盤踞的仕紳很多,他們本身就會占據很多的田地,朝廷的賜田,是在他們的田地之外的官田,這本身就會造成在具體的地址上參差不齊的狀況。

而且,藩王的生活奢靡,所以,這些賜田成為他們的私產之後,會因各種原因變賣出去一部分,除此之外,有些時候,這些田地也會用來賞賜。

另一方面,藩王雇傭普通的佃戶耕種,這些佃戶也會想辦法擁有自己的田地,不少佃戶自己或是開墾荒地,或是想法子托關系買賣當地的田產,也會導致這種情況的出現。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是,藩王們自己並不在意這種行為,因為對於他們來說,田地的肥沃與否,能否把租子收上來,才是最重要的,至於田地是否連成一片,倒是無甚影響。

可是,在王誠的描述當中,皇莊寧願花高價同周邊的百姓置換田地,也要將所有田地連成一片,這在這些藩王眼中,無疑是一種得不償失的行為。

田地連成一片,好處就是方便管理,可問題就是,皇莊的背後是天子,難不成,還養不起這點人手嗎?

與田地是否在一起相比,田土是否肥沃,能夠出產多少,顯然才是更重要的,即便是同一地區的田地,也有上等下等之分,要把整片都購置下來,必然會有不少的下等田被囊括進來。

這裏外裏的,不說是撿芝麻丟西瓜,但多少有幾分得不償失之意。

除此之外,藩王對待普通的佃戶,其實也並不會十分苛待,相反的,遇到災年的時候,他們還會主動給佃戶減免田租,逢年過節的,還會給佃戶們賞賜些酒肉吃食之類的。

像是那些死命了盤剝佃戶的行徑,也就只有一些小富之家,而且是短期暴富的才會這麽幹,稍微有些積澱的家族,都不會把佃戶逼得太緊,畢竟,田地總歸是要有人來種的,把佃戶們都逼得無路可去,他們就會背井離鄉的變成流民,四處逃竄,到那個時候,手裏有再多的地也沒用。

但是,還是那句話,藩王們之所以給予佃戶們一些優待,是為了留住他們,讓他們好好幹活,本質上,還是希望能夠按時收到更多的租子。

所以,對於皇莊的做法,盡管能夠理解,但是,他們還是覺得詫異不已。

給種糧也就算了,連耕牛,鐵犁這些東西,都要皇莊提供,這還不算,皇莊竟然還專門購置了民房,讓這些佃戶住進去,合著這幫人就是白吃白用白住唄?

而且,原本他們覺得,這樣做已經夠離譜了,可誰想到,接下來王誠的話,更是讓他們震驚不已。

“……皇莊中田畝,照官田稅賦二倍交租,逐年而減,一年減半鬥,至與民田稅賦同,則不再遞減,此外,住皇莊民房年繳三鬥,滿十年則不繳,戶主死則田稅,民房繳糧重計。”

“這些便是皇莊的基本規矩,時至今日,皇莊已容納流民逾兩萬三千人,具能按時繳租,其中百姓,時常感念天恩浩蕩。”

皇莊中的田畝稅賦更高,這是正常的。

但是,讓藩王們沒想到的是,租子竟然還要逐年遞減,如此一來,若是一些劣田,大約十五年的時間,租子就變成跟普通民田稅賦相同,即便是一些上等田,也不會超過二十年的時間。

這就意味著,皇莊當中的田地,二十年後,就直接歸這些佃戶所有了?

如果說前頭的措施,他們都還能夠理解的話,那麽這一條,這些藩王可算是徹底弄不明白了。

難不成,天子是嫌自己的私田太多,迫不及待的想分給百姓?

這麽一想,倒不是沒有可能。

因此,在王誠說完之後,一旁的襄王便道。

“陛下仁慈,體念流民之苦,此實乃仁德之舉,這些百姓能夠進到皇莊當中,既不受苛捐雜稅之苦,又不必擔憂種糧,耕牛等物,可專心耕種,實則是皇恩浩蕩,救濟斯民也!”

這話一出,倒是讓藩王們反應了過來。

的確,天子和他們不一樣,如果說,皇莊是為了解決京師附近因受災而產生的流民的話,那麽,這麽做的確大有好處。

只不過,皇莊當中的田產,卻是要損失不少了,如此看來,天子願意損己之利救濟百姓,的確堪當仁德賢明之名。

一時之間,附和著襄王,諸王也紛紛道。

“陛下聖明仁德,實乃百姓之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