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二章:拉扯(第3/3頁)

“故此,無論是要徹查清楚,還是為澄清風氣,選授軍府掌印官,皆需盡快。”

這番話,直接把目的挑明了。

倒也符合陳懋的性格,這位老侯爺雖然自從上次鎮南王一案之後有所頹靡,但是,到底是戰陣之人,骨子裏的性格,是改不掉的。

然而,論嘴皮子,在場的文臣們,明顯才更擅長。

見陳懋撕下了最後一層遮羞布,對面的老大人們不僅沒有驚慌,反而輕輕松了口氣。

隨後,相互對視了一眼,內閣首輔王翺出言道。

“侯爺此言差矣,兵部掌天下武衛官軍選授、簡練之政,軍府官員,自然也屬兵部管轄之內,何況,如今軍府風氣不正,侯爺等人亦出身勛爵武臣之家,由軍府自查,何以保證公正?”

“唯有令兵部主導,軍府協同,都察院參與,如此方可保證最終結果,能令朝野上下滿意。”

這話說的倒是沒錯。

按照典制,五軍都督府負責的是軍隊,兵部才是負責武官的選授,考核。

但是這僅僅只是名義上而已,實際執行當中,兵部選官的權力,其實更多的集中在衛所當中。

五軍都督府實際上,是不受兵部控制的,一般情況下,如果不是天子直接中旨任命,需要底下舉薦三品以上的軍府官員的話,推舉二人,一由兵部推舉,一由軍府推舉。

至於考核,正常情況下是由兵部主持,但是,五軍都督府及錦衣衛正三品以上官員,自陳功過,呈送上裁,兵部幹預的余地非常小。

所以雖然典制上來說,只要是武臣,兵部皆有管轄之權,但是,實際當中,軍府官員的考核,往往取決於掌印官的評價和天子最終的決斷。

可是,面對王翺的說辭,陳懋一時之間,想要反駁,卻也不知道該從哪說起。

他總不能說,多年慣例,都不是按典制執行的吧。

如此一來,說不準對方還會反過來要求,要按照典制來辦。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一旁的朱儀卻忽然道。

“陛下,臣也覺得,幾位大人說的有理,於少保不在京師,由軍府一方自行整飭,恐獨臂難支,既然如此,臣以為不妨將此奏疏擱置,軍府上下官員,臣和張同知,武同知,王同知等人都可下來安撫。”

“如今邊境局勢緊張,戰事一觸即發,當此之時,正該整軍備戰,不可大動幹戈,宣府如今雖有昌平侯坐鎮,但是官軍仍有不足,故而,臣覺得應當再調大軍三萬,馳援宣府,如此,方可保邊境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