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二章:孛都的條件(第2/3頁)

但是,若是在金殿之上,朝議當中,天子此言一出,所伴隨的,必定是雷霆之罰。

甚至於,如果碰上那硬茬子,說不定還會引發君臣對峙。

這是天子不想看到的,所以,才有了如今的這一出。

很明顯,在場這麽多人,只有一直冷眼旁觀的沈翼,看出了這一點。

所以,他一開口,就直中要害,把話題引向了天子想要的方向,這也是最快的,平息天子‘怒火’的方式。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另一種方法。

就是剛剛沈翼說的……

倘若於謙此刻在京,他一定會更有獨到的見解!

誠然,作為兵部尚書,於謙在兵事邊務上熟稔的很,但是,朝廷也不是缺了於謙就不轉了。

就算他們不在其位,對於邊務沒有那麽清楚,可在場這麽多人文臣武將都有,甚至王翺也曾在邊境提督軍務,他們加一塊,總不至於沒有一個於謙考慮的周到。

所以,具體的對策實務上,他們自認是不會輸給於謙的,但是唯獨有一點,是於謙能做得到,而他們做不到的。

那就是,於謙這個人的軸勁兒!

天子的這般手段,其實就是掐準了,他們心中有這種想法,而且,他們知道這種想法不妥,所以會心虛。

這種情況下,天子發此雷霆之怒,他們慌亂之下,必定會被天子帶著節奏走。

可是,於謙就不會!

這位主被天子罵慣了,氣急了被天子拿東西砸腦袋的場面都有過,更別說剛剛的場面了。

所以,於謙若在,他肯定會篤定自己的判斷評價,不會像在場其他人一樣感到心虛。

其次,他也不會被天子的威勢所懾,著急忙慌的想要安撫天子,說不定,他還能頂著天子的怒火,冷靜的進諫一番。

而往往這種局面下,看似是於謙受罰,但是實則,基本都是天子讓步。

所以說白了,眼下天子就是妥妥的窩裏橫,趁著於謙不在欺負他們。

真要是於謙在場,天子吃了這麽多次虧,只怕反倒不會用這麽簡單粗暴的手段了。

白挨頓罵!

╭(╯^╰)╮

“陛下,昌平侯方才說,楊鎮撫使此去土爾扈特部,目標是也先,臣鬥膽猜測,應該仍舊是挑撥離間的手段。”

“只不過這一次,恐怕沒有那麽容易。”

殿中的氛圍略顯尷尬,最終,還是俞士悅上前,打破了沉默。

經過沈翼這麽一提,剛剛天子雷霆大怒的影響,算是徹底被沖淡了。

但是,他們也同樣被架了起來。

倒不是說,在場的這些人,對於楊傑真的有什麽意見,但是,這樣的大事,總是要謀定而後動的。

可是,天子這麽一鬧,他們個個都被迫提前表達了態度,這種什麽都不知道,卻必須往前沖的感覺,著實是不怎麽好受。

但既然都這樣了,他們也沒什麽辦法,誰讓他們碰到這麽一個皇帝呢。

既然沒了退路,那麽,哪怕是硬著頭皮,也只能上了。

皺著眉頭,俞士悅分析道。

“孛都和阿噶多爾濟不同,從他此次到京之後的種種表現便可以看出,此人狡詐之極,詭計多端,並非易與之輩。”

“而且,也先也和脫脫不花不同,他雖然信任孛都,但是,卻不可能像脫脫不花一樣,對於孛都毫無防備。”

“再加上韃靼內亂的消息,很快就會傳到瓦剌,個中細節,只怕也難以隱瞞。”

“有了脫脫不花和阿噶多爾濟的前車之鑒,想要說服孛都和也先反目,只怕難度頗大。”

還是那句話,了解了來龍去脈之後,想要推測出楊傑的目的,並不算困難。

韃靼內亂之後,草原上最大的威脅,就是瓦剌。

而瓦剌最大的威脅,其實在於也先!

此人野心勃勃,又有雄才大略,牢牢的控制著瓦剌的大權,有他在,瓦剌各部便難以各個擊破。

但是,反過來想,只要也先一死,那麽,瓦剌必然也會陷入內亂當中。

草原部族和中原不同,中原傳承悠久,宗法制的觀念深入人心,所以,即便是幼主繼位,也鮮少會發生政權不穩的情況。

可是,草原上的惡劣環境,注定了是弱肉強食的爭奪。

所以,每一次部族首領的更叠,都必然伴隨著濃濃的血腥。

對於瓦剌來說,也先是中興之主,但是,在草原特殊的政治傳統和自然條件下,他必須要倚重自己的兄弟,來控制各個部族。

這就導致了,一旦也先死去,那麽,他的幾個兄弟,必然會爭搶瓦剌的控制權,甚至很有可能像韃靼一樣分崩離析。

所以,楊傑此去,目標必定是也先!

聽了俞士悅的話,一旁的楊洪眼中也閃過濃濃的憂慮,在邊境多年,不誇張的說,瓦剌的各個首領,他都打過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