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八章:重任在身(第3/3頁)

“剩下的七位藩王中,慶王在鎮城,韓王鎮平涼,之前金尚書到甘寧之地察查任禮一案,想來對這幾位藩王侵占軍屯之事如何整飭,已有策略。”

“那麽,便余下秦王與晉王,沈王,肅王四府,需要說服其配合朝廷大政。”

“不過,沈王府,肅王府好說,但是秦王府和晉王府,皆是初封於洪武朝,在兩地根深蒂固,尋常官員難以彈壓,如今的秦王爺,又是陛下尊長,不可輕易冒犯。”

“金尚書主理邊境整飭之事,須得坐鎮邊境,以防有變,不可擅離,故而,陜西,山西兩處,需有得力大臣前往整飭,方可保朝廷大政推行無虞。”

“此臣愚見也,請陛下垂訓!”

既然成了七卿預備役,那麽,就得有這個覺悟,攻堅克難。

沒瞧見人家於少保,已經出京去對付各地的藩王了,據說這段日子,剛剛到了河南府。

到那的第一件事,就是上伊王府抓人,消息傳來的時候,可是把在京城禁足的伊王爺氣的不輕,據說在府中罵了小半日才停歇。

杜寧既然接下來這個差事,自然得有這個思想準備。

要是連兩個藩王都不敢面對,趁早還是熄了自己的仕途心思吧。

聽了杜寧的話,朱祁鈺的臉上倒是浮起了笑容。

看來,杜寧的確是下了一番工夫的。

事實上,這話說得已經夠委婉了,說什麽‘陛下尊長,不可輕易冒犯’,純純是給秦王留面子。

如今的這位秦王,名為朱志(土絜),雖是第五代秦王,但是,從輩分上講,卻是初代秦王朱樉之孫,比朱祁鈺的確要高一輩。

不過,輩分不是最緊要的,緊要的是,這位秦王雖然不是諸王當中最跋扈的,但是,卻是底氣最足的。

其原因一部分是像杜寧所說的,秦王府和晉王府,自洪武時代初封時,便在太原和西安,迄今已傳承數代。

還有另一部分,就是在塞王的權力上,兩座王府,尤其是秦王府,保存是最完整的。

當初太宗皇帝登基後,削諸王護衛,秦王府是寥寥無幾的,並沒有被削除的藩王府邸。

雖然說,在先帝登基之後,朱志(土絜)主動交出了三護衛的控制權,但是,最終先帝還是給秦府留下了一護衛的兵力。

這一點,在這麽多的藩王當中,不說是絕無僅有,至少也是十分罕見的。

朱志(土絜)本人,好古嗜學,不喜武事,所以,在諸王當中的風評還算不錯,但是,因為秦府的勢力龐大,他在地方上的權威也是極重。

最典型的事件便是,當初陳鎰為右都禦史巡撫陜西時,和秦王府發生了沖突,朱志(土絜)直接一道奏本上達朝廷,將陳鎰攆回了京中待勘,雖然後來查問過後,確認是子虛烏有。

但是,朱志(土絜)這個秦王在朝廷上分量,也可見一斑。

除此之外,肅王內遷之後,封地被改到了臨洮蘭州,也在陜西,也就是說,如果不算僅僅名義上歸於陜西的寧夏和甘肅,那麽陜西如今,一共有兩位藩王。

相對而言,晉王朱鐘鉉年輕一些,但是,涉及到軍屯的問題,只怕也是難對付的很。

而且,嚴格意義上來說,大同也屬於山西的範圍內,這也就意味著,山西一省之地,有晉王,沈王,代王三個藩王,哪怕是代王已經松了口,可單是晉王和沈王二人,若是聯起手來,只怕也不比秦王要好對付。

從如今各地藩王的反應來看,整飭軍屯毋庸置疑,侵犯到了他們的核心利益之一。

所以,在有限的範圍之內,他們必然會盡全力反抗。

秦王府和晉王府,又是老牌王府,在地方的勢力龐大,杜寧一出京,就要對上他們,身上所肩負的擔子,實際上並不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