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一章:天子無所不知(第2/3頁)

“詔旨已經擬好,下發到了六科”!

這意思就是,已成定局,不必再商量了。

更不要提,還有軍屯的事。

自從於謙歸京開始,朝中猜測的最多的,就是他在邊境到底做了些什麽,不少人都猜到,於謙巡查邊境,是和軍屯有關。

但是,畢竟沒有人真正看到於謙呈遞出來的詳細情況,所以,這件事情,反而沒有前一件讓眾人的關注度高。

雖然說天子是這樣的態度,但是,依然有禦史立刻站了出來,道。

“陛下,此舉不妥,於少保乃兵部尚書,其舉薦之人,又是出任兵部之職,況兵部四清吏司,於少保舉薦其三,有結黨營私之嫌,此例斷不可開,請陛下三思。”

緊接著,不少科道官員,也開始躍躍欲試。

但是,這一次,朱祁鈺沒有保持沉默,而是直接從禦座上站了起來,俯視著底下的群臣。

於是,所有的人都停了下來,望向禦階上的天子。

眾目睽睽之下,朱祁鈺長身玉立,罕見的以一種肅然的神色開口道。

“此次關於兵部的調動,還有對於軍屯的清查……”

“於謙,是受朕之命而為!”

話音落下,滿朝上下,頓時寂然無聲,針落可聞。

於謙更是猛然擡頭,眼中帶著濃濃的難以置信。

在群臣的眼中,當今天子英明神武,胸懷天下,聽言納諫,仁慈寬厚,登基這一年多以來,幾乎做到了所有人心目當中認為最好的君上。

更難得的是,雖手握大權,卻未獨斷專行,相反的,能夠事事顧全大局,通過朝議多方斟酌而定,一切以社稷為重。

這和某太上皇之前不聽勸阻,胡作非為的對比強烈,以至於老大人們雖然嘴上不說,但是心中都十分慶幸,大明如今是當今天子在位。

因此,在於謙舉薦自己的親信進入兵部的時候,哪怕他是天子的心腹,所有人的第一反應,也會是於謙謀私,而非天子暗中授意,意欲爭權。

然而,今天,廷議之上,眾臣面前,天子明明白白的說……

於謙的所作所為,皆是出於上意!

極靜之後,便是一陣低低的議論聲響起,群臣反應過來之後,哪怕知道這個時候不合適,已然忍不住交頭接耳。

禮官一聲鞭響,朝堂再度安靜下來,隨後,一名身著風憲袍服,頭發花白的官員上前,拱手道。

“陛下,清查軍屯一事乃兵部執掌,自是無妨,但是,方杲,洪常,叚寔三人,皆與於謙親厚,若調任兵部郎中,恐有把持兵部之嫌,請陛下明鑒,收回成命。”

說話之人,是吏科給事中,周鑒。

此人在朝中風評很好,以不畏權貴,清廉自守著稱。

和朝中諸多青年才俊不同,周鑒屬於大器晚成的典型,考會試足足考了九次,四十五歲的時候,才勉強得中進士,步入仕途。

初授禦史,巡按江西,到任的當年,就幹了一件大事。

江西歷來文風繁盛,出現了不少的進士舉人,在朝為官的也多如過江之鯽,位列重臣的自然也有。

因此,在江西巡按並不是什麽好事,稍不小心,就會得罪權貴。

周鑒當時得罪的,不是別人,正是當時的翰林學士,內閣大臣,如今的工部尚書,陳循陳老大人。

當時,周鑒巡查至江西泰和縣,接到百姓舉冤,狀告陳循之子陳容強占民田,強納民女為妾。

查實之後,他沒有猶豫,即刻派人將陳容拘捕,通報陳氏退還民田,放還強納民女,並賠償銀兩財帛。

陳家仗著有陳循在京為官,怎會對一個小小禦史低頭,不從。

結果,周鑒直接在縣衙裏頭,將陳容杖責五十,並再次通報陳氏,若再不從,則要將陳容枷號遊街示眾。

陳氏書香門第,也是好面子的,別的他們都能接受,但是遊街示眾,一旦真這麽幹了,陳家在泰和縣可就徹底無法立足了。

所以,無奈之下只得低頭認罰。

後來,事情傳到了京城,陳循當然生氣,覺得這個新任的禦史,未免有點太不給面子了。

要知道,大家同在朝為官,不說什麽曲意逢迎,但是總歸是要相互留幾分余地的。

正常來說,遇到這種事情,禦史們都會先通報在朝的老大人,然後讓族中請家法處置,像周鑒這樣明著打臉的,其實不多。

但是,生氣歸生氣,陳循也不好多說什麽,畢竟,是自家兒子先犯了事,所以,他只是寫信回去,讓族中長輩將陳容又收拾了一頓。

然而,沒想到的是,這件事情後來越傳越廣,周鑒倒是聲名鵲起,被調進了京師裏頭成了吏科的給事中,陳循卻落了個教子無方的名聲,在士林當中,風評有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