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內閣的制度優勢(第2/2頁)

當初高谷在時,尚且要拉攏江淵抗衡王翺,俞士悅自然也不例外。

但是區別就在於,俞士悅拉攏的依舊是張敏。

雖然說,大家曾經因為次輔的位置有過爭鬥,但是,都沒有過分的舉動,張敏也並非是如此看不開的人,所以,俞士悅成為次輔之後,兩人的關系反而越發好了起來。

可這麽一弄,江淵就尷尬了!

眾所周知,王翺和高谷,陳循兩位曾經的翰林學士,都頗為不睦,那次經筵之上,他被當中落面子,這件事情甚至可以說讓雙方結了仇。

同為翰林出身,江淵要是向王翺靠近,且不說對方會不會介意,就單他被同年的翰林戳脊梁骨的風險,江淵都覺得得不償失。

但是,內閣如今四人,王翺有分票權,誰也不怕,張敏跟著俞士悅,話語權也不低,唯有他一個人,位置不尷不尬的。

平日裏,處理的那些政務,都是瑣碎耗心神,但卻沒什麽實際用處的,閣議的時候,也只能當個泥塑木雕。

到了如今,得罪天子的事兒,反而想起他了,這讓江淵怎一個郁悶了得。

但是,即便如此,他也不能不開口。

這種大事上,他如果都不發表意見,就真的只能被完全邊緣化了。

所幸,前面兩個,都已經為他排除了錯誤答案,所以,江淵沉吟片刻,道。

“陛下息怒,臣等自然不敢如此冒犯,不過,即便是太上皇暫留宣府,一應的器物用具,也不能簡省,為彰顯陛下孝悌之義,再遣大臣前去迎復,也是該的,相信只要多去幾次,就如陛下所說,太上皇心緒平寧了,也自然就回來了。”

所以,這就是內閣人多的優勢了,一個人勸不行,幾個人一起勸,一個角度勸不行,就每人找一個角度。

這回,天子倒是有所動容,他老人家開口,問道。

“既然如此,哪位卿家主動請纓,再去迎復太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