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350 聽甕與飛橋(第2/2頁)

陶甕一時半會兒燒制不出來,護衛遊走附近街市,別說沒遇到賣牛革的異族貨郎,食肆都大半閉院沒經營。

專娘子不解,把鄒娘子拉到一邊問:“為何不跟孔書佐提?高顯縣署還能連張牛革都沒有麽?”

“唉,昨天書佐明顯不信阿葛能改良聽甕,一句話都沒遞,阿葛怎好主動提。”哪怕在襄平,也是王葛自己想辦法備硫磺和硝,試出威力了,郡署才批準火輜。

“哼。”道理歸道理,專娘子仍替王葛憋屈。

屋裏,王葛在準備飛橋的木料。此次考試她還是不制圖,只制模。有上次的經驗,她提前在每塊木料上刻編號,用刀尖在關鍵位置劃痕跡,再跟畫好的模圖一一比對,牢記。

可以了。

十月初四。

王葛戴氈帽,穿得跟個胖球一樣準時進考場,沒提前來受凍。滿場考生算上她,正好達到最低的考核人數,二十人。

計時鼓響,巳初。

要改良一種兵械,先得了解它在戰爭中的使用地、最想達成什麽功能。

其實飛橋用於攻城的時候少,用於突襲防戍營的時候多。因為防戍營經常移動,只能以竹、木、拒馬器械為圍擋,再采取在圍擋外面掘寬溝的辦法增強防禦。

想達成的功能,當然一要快,二要穩固,三要運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