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349 “度師”境界(第2/2頁)

王葛好奇停步城墻下,只見離開墻基一步之隔的地方,等間距挖了三個大深坑,中間的坑邊放了個大甕,甕口用枯草堵著,防止灰、雪進去。甕腹之大,以及高度實在罕見!“這是……聽甕?”

“聽甕”也叫“甕聽”或“罌聽”,王南行前世聽林下提起過,最早的文字記載出現於《墨子》備穴篇。聽甕通常埋在城墻根位置,等距間隔,用於偵聽地下聲源,防備敵軍以掘地道的方式襲城。

之前在襄平城,王葛看到的聽甕是甕腹埋在泥土中,唯蒙著薄皮的甕口外露,沒想到睹甕整體,這麽龐大!

孔書佐回她:“是聽甕。看來是吊杆器械還沒備好。”

這時城上快步走下一名守兵,孔書佐亮出身份竹牌,下令:“看天氣可能要起大風,找些草席把甕包好。”

“是。”守兵朝上方同伴揮手。

又兩名守兵下來後,王葛隨書佐登城墻,南娘子緊隨她身後。此處是城墻突出的“行城”部分,行城的作用是消除主體城墻的防禦死角,當敵軍雲梯架起時,可從行城的兩側射箭、投石。

城墻頂處處積雪,風比下方大多了。眺望遠處,良田、道路、樹林全都跟落雪嵌於一起。兩側方向的近處,役夫好似不停歇的螞蟻一樣,為玄菟郡的西北防線營造嶄新壁壘。

人登高,心情隨之開闊。

孔書佐:“匠師不知啊,你來高顯幾天,歐陽縣令便在我等耳旁念叨幾天。我等都希望王匠師多留一段時日,看看新城哪裏可改良,盡管提。郡比試的改良考核雖然多,還是有縣署想不到的地方。呵呵。”

“我確實發現個問題。”

慣性思維,孔書佐先點頭,而後驚問:“什麽?”

水竇:水溝。

罌(yīng):貯水存糧的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