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293 劉清的轉變(第2/2頁)

傅峻羨慕道:“你二人多好啊,你大父曾任司隸校尉,阿眈的阿父是現司隸校尉,對付諜人,你們最擅長。你抱的什麽,一直抱這麽緊?”

劉清:“藥盒,裏面是硫磺。”

卞眈:“外傷至惡瘡時,可用硫磺。阿清你……”他邊說邊上下打量對方,咋看也不像有疾。

到郡署了,三人暫不閑聊,劉清帶二人去吏署,由職吏登記、更換常住身份,並告訴他們,兩天後外郡鄉兵在縣署集中報名,由郡兵帶領去不鹹山防戍營,報名時間一天,隔日就起程。

話分兩頭。

午初,驚蟄木匠肆。

王葛削好了兩堆木條,木料分別為杉木、松木。

前世她學制火折子時,查閱到北宋陶谷所著的《清異錄》中,提過一種叫“引火奴”的取火器,後來也叫“火寸條”。制法是將杉木削成細條,染硫磺,其遇火星就燃,夜中有急時使用。

再晚的年代,就是元末明初的陶宗儀著的《輟耕錄》,記載了一種叫“發燭”的取火器,制法是把松木削成薄如紙的小片,用硫磺塗在頂端。

這兩種取火器不能像火折子似的隨時吹燃,但它們比尋常引燃物易燃數倍,可以說,相當於火柴的前身。

火折子難制,軍中卒長都無法配備,何況普通兵卒。但王葛想制火寸條,可不僅是為了在軍中、普通百姓家推廣,她就是覺得硫磺僅用來做藥,被道士煉丹,太可惜了。

此物易燃的特性,也應被推廣。

攀胸:和“珂”一樣,都是馬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