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136 天時地利人和(第2/2頁)

這句話的意思是指將木板刻成三部分,上下部分置遊珠,中間部分以定算位。上面一顆珠子當“五”,下面四顆珠子各當“一”,以不同顏色區分。

直至看到了“遊珠算板”,她才被古人的智慧又一次深深折服。所以這次考核具備了天時、地利、早有人和,恰是她將後世算盤制出來的最好時機!

與此同時,鄉兵大武的結果也出來了。桓真、王恬全都通過,但王恬討厭的司馬沖也過了。

少年護軍營的招錄條件,除了年不滿十五外,就是宗族中必須有五品以上的在朝官員。這些世家子弟絕大部分都是從戶籍地報名,桓真這種情況特殊,是他阿父懲戒他犯了錯,特意罰他在窮縣為鄉兵、且上報了朝廷被允許的。

等待爭奪“護軍童子”名額的諸少年鄉兵,共九十九人,數司馬氏最多,占了三分之一有余。許多司馬子弟都厭惡的瞪著桓真,因為他搶了本縣的名額,不然他們司馬氏還能再多一人。

兩位官吏站在這些兒郎前,二人官職分別為兵曹史、都亭長。

兵曹史:“肅靜。先賀諸袍澤通過鄉兵大比。略休整幾日,等待鐵匠、木匠準匠師考後,進入最後的大賽鬥。注意,只留取五十人!”

王恬、司馬沖同時舉手。

兵曹史背後起了一層汗,一個是郡太守之子,一個是皇室宗親,讓誰先問?

他余光中,都亭長不見了(後退了兩大步)。

官員少有笨的。兵曹史一指,指向王恬、司馬沖正中位置。你們愛誰誰吧!

倆小郎當仁不讓、同時出聲,各問各的。

“我等賽鬥和旁邊匠人考有何相幹?”

“大賽鬥是何意?難道讓我等欺負那些只會劈竹、打鐵的弱匠人?哈哈、哎喲!”王恬剛叉腰笑,就被桓真踢腚。

兵曹史、都亭長:都是晉朝的縣吏名稱。兵曹管理地方軍事,亭長負責治安緝捕。小說裏的任溯之,是普通野亭的亭長。